交汇点讯 7月13日,交汇点记者从南通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7月12日晚9点22分,该校退休教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的主要原型汤淳渊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3岁。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早在11年前,老人就立下名为“身后事”的遗嘱,对自己的身后事作出安排:
身后事
一生送走亲友不计其数,深感身后事极须从简。余今已七十有二,当今虽身心尚健,但“神龟虽寿,终有期时(犹有竟时)”,何况人乎!故趁今思维清晰之时,作一安排,实为明智。
1.余离世后,不发讣告,不添“寿衣”;不进行任何形式;不购骨灰盒,不保留骨灰。
2.当日或第二日即行火化,火化当日或第二日即将骨灰撒入狼山外口长江中。
3.操办人员,除亲属外,友人包括南通大学离退处人员应在十人以内。
4.请按上述意见办理,亲属不得提出异议。
汤淳渊 亲笔
2008年6月12日
在南通,“莫文隋”家喻户晓,但汤淳渊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却不多。1995年3月,就读于原南通工学院的女生石洪英遭遇不幸,多病的寡母不幸去世,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不久,她便收到一个署名“莫文隋”的人寄来的100元汇款,汇款单附言“生活补助费”,地址为南通市“工农路555号”。从此,“莫文隋”每月都要给石洪英寄去100元钱,直至完成学业,汇款单上也总有“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等简短话语。
石洪英满怀感激之情几次踏访工农路,发现并不存在“555”号,当然也无法见到“莫文隋”其人。大家才明白:“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其意显然是“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她通过学校广播站寻访这位雪中送炭、同时也给她送来无限希望的好人;还试图从邮局觅得线索,都一无所获。
1995年9月,原南通工学院学生处也收到了“莫文隋”寄来的1000元汇款,并附信请学校从家住苏北的特困生中选一人,“每人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
南通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两个感人的故事,同时发动了在全市寻找莫文隋的活动,城市中张贴着“莫文隋,你在哪里?”的大幅海报。唤起了全民争相学习、效仿“莫文隋”的热潮——汇款给社会福利院的“魏群(为群)”,多次向慈善机构捐出善款的“关辛(关心)”,默默关爱患病少年的“吴铭(无名)”,还有“卫英才(为英才)”“任有琴(人有情)”……
一个人带动了一群人、一座城,“好人文化”在南通引发“滚雪球”效应。据南通市慈善会、社会福利院和希望工程办公室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涌现“莫文隋”开始,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收到捐款近百万元,其中不留名的就有一百多笔。1997年1月5日和4月21日的《人民日报》分别以《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南通:“莫文隋”有新篇》为题,进行跟踪报道。2002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专题片《道德的力量》,聚焦由莫文隋引发的“南通现象”。
当“莫文隋”成为亿万群众瞩目的新闻人物时,各类表彰大会领奖时总是缺少“莫文隋”的身影。多年来,汤淳渊坚持不接受媒体拍照、采访的原则,不愿在媒体面前露面,他认为:“我做的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别人有困难,我就去帮助他。”直到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汤淳渊得知奥运圣火将在南通传递,决定申请担任火炬手,他的形象才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南通大学离退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去世之前,汤淳渊老人患上重度肌无力症,住进了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但他每个月仍然坚持从工资中拿出400元捐给莫文隋基金,即便他的身体已不能动弹也无法说话,但从他听到志愿者工作时的流露出的热切眼神,依旧能够感受到老人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关心与热爱。
汤淳渊老人走了,“莫文隋”精神却永远留在了江海大地。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从最初的1个人,发展为2.7万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4000余项,参与人数近50万人,南通大学莫文隋志愿者志愿服务时长在打卡器APP上的统计记载为520918小时,名列全国第一。南通市江海志愿者由最初的34人发展为120万多人,江海志愿者服务平台等总计发布志愿服务活动超过3万个、总时长超过2300万小时,全市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近5000个,志愿者人数超过120万……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志愿服务评选中,南通有30多个组织、50多个项目、100余名个人上榜,全国领先。
交汇点记者 徐超 陈明 通讯员 陈妍
编辑: 贲腾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汤淳渊先生是个现代的活雷锋,是个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好人。他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感动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