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4月8日,多名张謇研究名家齐聚南通大学,共同见证由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南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联袂主办的张謇研究名家口述历史采集项目启动。
据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了解,该采集项目将从2021年4月开始,计划1年左右时间,遍访省内外张謇研究者,邀请30余位张謇研究名家亲身讲述,运用口述历史研究方法,从不同研究者的学术之路探寻张謇精神的多种传承之道,由此形成张謇研究一部“活”史料。目前首批11名访谈对象已确定,口述历史最终成果,将典藏于江苏省档案馆,作为张謇研究发展、繁荣的历史见证。
“让我们用心体察张謇为国为民奔走操劳的壮志和共情,再次追寻近代中国现代化先贤张謇创新的足迹。”活动现场,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发出热情邀约,他介绍,南通大学作为张謇先生亲自创办的百年学府,现已成为研究张謇的“热土”。2005年,南通大学组建张謇研究所;2012年,张謇教育史馆开馆,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张謇教育为主题的展馆;2019年,该校独立建制张謇研究所,并将研究所升级为研究院,下设经济、教育、社会、近代史、思想文化5个研究所,多角度、深层次、系统性地开展张謇研究。
“历史是现实的一种反映,对张謇研究名家进行口述历史采集,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省档案馆二级巡视员林越陵说,从研究者的角度,回顾历史,总结成果,开创了张謇研究的新维度。该项目由南通大学主办本就是一种传承,传承犹如传薪,研究名家的讲述,专业访谈人的记录,不仅仅是历史的回顾和档案的征集,更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其系列成果是省内外张謇研究者学术成果的一种展示,更是学术之德的一次聚合。
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省历史学会会长周新国对该项目予以肯定,他认为开展张謇研究名家口述历史采集,对于深入推动张謇研究有着历史和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传承老一辈张謇研究者的治学方法和理念,同时能够开辟一条张謇研究的新路径、新方法和新方向。对于讲好张謇研究的故事,传承张謇研究孜孜不倦、勇于进取的奋斗精神,让张謇研究进课堂、进书本,入耳入脑,建立张謇学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俞圣彤 通讯员 范 苏
编辑: 严磊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