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推荐
交汇点讯 7月19日,“新生活 新业态 新面貌”主题集中采访团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作为世界小米起源地,敖汉旗有着8000年的谷子种植历史,今天的敖汉旗仍在延续这一产业,建起了全国县级最大优质谷子生产基地,“敖汉小米”也已成为当地的最佳名片。
2003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粟和黍的籽粒,呈人工栽培形态。经鉴定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比中欧地区的谷子早2000至2700年,被认为是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这奠定了敖汉旗在全球范围内作为旱作农业起源地的重要历史地位。由此断定,敖汉旗是世界小米起源地。
据介绍,2012年,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敖汉小米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4年起,敖汉旗连续承办了八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2016年,敖汉谷子种籽搭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遨游太空,在国内外声名远播。2019年,敖汉小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评估价值达113.5亿元……一个个脚印,见证了敖汉小米的精彩蝶变。
“敖汉小米产业的发展和成长,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成果。”敖汉旗农业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徐峰表示。敖汉旗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大力发展小米产业,从保护种质资源、传承农耕文化、产业标准化发展等方面发力,打造“敖汉小米”区域公用品牌。完成了从种植到加工、从销售到食用、从文化到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也实现了从无名到有名,再到知名的品牌嬗变过程。
如今,敖汉小米衍生出了黄金苗米、红谷米、四色米、月子米、石碾米等小米产品,以及小米液、小米饮料、小米锅巴等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八千粟、兴隆沟、孟克河等一大批小米品牌产品畅销全国。
敖汉旗还积极推进农旅融合,全方位提升当地小米品牌知名度,打造了以敖汉旗为核心,面向东北、覆盖蒙东辽西地区谷子产业区,建设了中国小米博物馆、旱作农业主题公园、世界谷种研发基地、农耕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办了农业文化遗产主题餐厅、小米饭农家院,开发了小米旅游产品,敖汉旗已成为享誉塞外的康养圣地。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瑶 陈珺璐
编辑: 焦贤颖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