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扬州市职业大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政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432”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四题结合、三元互动、两成育人),牢固确立每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位教师都肩负育人责任,真正做到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增强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课程思政在传播宏大主题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让课程思政更接地气,引导学生‘扣好每一粒扣子’,很好地实现了德育智育相统一,提升了育人效果。”学校党委书记马顺圣说,近年来,学校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德育与智育相结合,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题结合”以研究课题先导、热点话题主导、存在问题利导、主题活动引导,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全部课程以课题立项和示范建设的方式推进研究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从思政元素挖掘、到思政与专业融合设计、到内容呈现方式进行系统设计,从专业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如水泥凝聚砂石筑成混凝土的过程,体现了团结抗压的“砼”心精神;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思政元素,如实验课中体验企业文化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校立足社会热点,回应学生关切,通过征集、遴选等方式定期发布《课程思政焦点话题参考》,围绕相关话题引入思政教学,利用社会热点推动价值引导,如从“两山”医院施工直播中感受制度优势和基建技术的强大;以疫情常态化防控解析社会规则的重要性;以反面教材进行警示,以海砂屋、瘦身钢筋等案例,增强学生责任感。学校还立足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求职、心理和交友等成长中存生的问题,定期整理《突出问题案例库》,从学生成长角度进行科学化引导,如针对学生习惯养成、职业认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强化自我管理。积极开展“砼心”文化、“土木讲堂”等主题活动进行思政育人,学习行业先贤,如从建材专家张宝兰事迹中感悟家国情怀;选、树、育好身边的榜样,让成长可复制能借鉴,课程思政教学更接地气。
“三元互动”以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企业实践导师融合思政育人无缝衔接。将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和企业实践导师编成课程团队,活动机制化,共同学习文件要求、共同研讨教学方法、共同挖掘思政元素、共同推进课程育人。思政元素以微课、知识拓展、话题讨论、实训文化墙等形式有效融入课程,营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分享、情景演绎、互动讨论、调研评价等方式,增强学生价值引领;依托“校中厂”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感悟严谨科学的企业文化;通过专业社团活动、技能竞赛、大创科研等项目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两成育人”以成人和成才为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围绕成才先成人的育人目标,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实效,探索启发式、探究式、案例式、PBL等教学方法。何霞老师在教学中,结合专业内容,介绍力学中的名人,如欧拉、牛顿等及背后的故事,增加学生兴趣;王若君老师混凝土制备中讲解不同材料、不同钢筋在构件受力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引导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大局观念;张闻老师在讲授受弯构件中梁、板的一般构造要求时,以成语“栋梁之才”介绍梁作为水平构件在建筑物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专业技能,自我锤炼,鼓励学生将自己培养成土建行业的可用之才。
近5年来,学校获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其中,土木工程学院学生蝉联建筑识图技能竞赛国赛一等奖,省赛一等奖22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团队在中国东盟双创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涌现出孝老爱亲的2019年十大“扬州好人”徐双,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风采的江苏省优秀毕业生卢静,带着“从军的初心”加入民兵组织的夏长玲,江苏省技术能手刘宁等一群新时代好青年。
通讯员 花军 沈新华 梁孝梅 交汇点记者 王拓
编辑: 叶真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