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又一所高校探索书院制改革。记者近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学校正在计划面向学校植物科学、动物科学、社会科学、生物环境和工程科学五大学部,探索金善宝书院“5+1”的人才培养模式。
如今,大学书院的数量越来越多,模式也日趋多元化。记者了解到,南京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省内高校都已经成立了书院,“书院”这个听起来有些古老的名词,正给大学的人才培养带来崭新的变化。
大类招生+书院制,走好大学第一步
从今年新学期开始,南京大学新生报到处的标识从院系名称改成了不同的书院名称:“安邦”“毓琇”“开甲”“秉文”“行知”“有训”,名称都取自与南大有紧密联系,在不同领域有卓越成就的专家学者。
“书院既是中国古代传统教育机构,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也是牛津、剑桥等西方知名大学的一种办学模式。”南京大学新生学院副院长蒋恩铭介绍,早在13世纪,牛津出现了书院制,牛津和后来的剑桥书院都拥有独立的行政权、财政权、招生权,而后来一些继承借鉴“牛剑”模式的学校,比如哈佛、耶鲁等则有所区别,主要是承担本科生专业学习之外的培养和管理。现在我们国内的一些高校也建立了书院,主要融合西方书院制和中国传统书院文化,最早的是香港中文大学。
书院的特点,主要是将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本科生凝聚在一起,“今年刚施行的书院制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的建立以及深化大类招生培养联动改革,新生学院下设的六大书院,书院由学科相近的学生组成。”蒋恩铭说,所谓“大类招生”,是指高校将相同或相近学科门类,通常是同院系的专业合并,按一个大类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进行专业分流。
国内外书院基本上有较为相同的出发点,就是更好地承担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实现导师制,师生共同学习生活,建立师生成长的共同体。
“过去,学生一入学就进入了专业学院,而专业选择往往受到家长和中学老师的较大影响,他们对大学及所学专业的认知还并不清晰,对学涯和生涯缺乏思考和规划,尤其是一些功利主义的选择限制了未来的发展潜力。”蒋恩铭说,现在南大新生跨进校门,先进入书院浸润,每十名学生配备一名新生导师,还有从2017年开始建立的朋辈导师队伍,“我们希望大一阶段,本科新生能够与导师、朋辈充分交流,通过专业导学体系和丰富多彩的讲座,了解学科特点,充分认识自我,自主规划未来生涯,走好大学坚实的第一步。”
记者了解到,目前不同大学的书院各有特色,比如南大、南审将全部本科新生纳入书院培养全员制书院模式,还有非全员模式、精英模式。比如南农金善宝学院的185名学员,是从南农2020级新生中遴选而出,要打造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的“试验区”。
“没想到,开学第一课就能听院士讲课。对自己的专业又有了新的认识。”10月31日,在南农大金善宝书院2020级新生大会后,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植物实验班新生徐红兴奋不已。在金善宝学院,徐红可以参加高阶荣誉课程、跨学科学习,科研训练甚至国际访学。
打破同专业“聚居”,构建师生共同体
今年,一支由苏州大学紫卿书院师生组成的团队凭借“衣气呵成”项目获得“互联网+”省赛一等奖,并进入到国赛。目前,该项目已成功产业化,亮相2020进博会。
苏州大学紫卿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严明说,每年大约有300多名新生进入到苏州大学紫卿书院求学,培养纺织类新工科人才。对科研有兴趣的同学,书院会配备一个科研导师,提前进入老师的课题组,进行科研创新实践,目前学院参加创新创业的学生达到了80%以上。
学生随机分配到各个书院,辅导员全部进驻书院,同宿舍的学生不再是同专业……从2014年开始,南京审计大学就开启了书院制改革,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四大书院。学院集中精力搞好专业教学和科研,书院作为与学院平行的实体机构,承担起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沁园书院有品读荟,泽园书院有国学大讲堂与经典导论,澄园书院有女生小课堂,学生们身处于学院、书院两个“坐标系”之中,也获得了更多的成长机会。
金善宝书院植物实验班新生朱雨萱说,最近同学们还去了实验基地,王益华教授带着大家下地,实地观察田块,讲解籼稻、粳稻的区别。“听说未来我们书院还将组织游学制、导师制、科研训练,老师们会带我们走进实验室,了解科研生活。”
“过去上大学时班级相对固定,现在除了几门核心课程之外,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发展路径自主选课,传统班级的氛围有所淡化。”蒋恩铭表示,在新的学习组织形态下,通过书院制管理,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关注学生的生活场域,给学生品行、学术、生活、个人发展等全面的指导,是一项新的挑战,也将为学生成长创造全新更好的条件。
记者了解到,为了配合书院制改革,南京大学正在改造学生生活学习的空间社区,创造更多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空间。在书院的空间社区,导师午餐会、读书沙龙将成为新生们常态化的活动。
防止两张皮,书院制改革还有问题待解
在江苏师大敬文书院党总支书记张立荣看来,书院制是探索现代大学办学模式创新的有效实践,弥补了现代大学以学科和专业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缺陷,这种小而紧密的群体学习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更能够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能更好地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对学生今后发展很有帮助。
但另一方面,书院制改革也给高校带来新的挑战。严明认为,书院制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成长,小班化教学也需要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紫卿书院希望吸纳医学、理科、文科等专业学生参与,开展跨学科人才培养,造就复合型、创新型新工科人才,涉及到的学科老师从单一的纺织科学与工程到数学、化学、物理、材料乃至生物工程等,需要高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配备。”
书院及相关专业所在学院是一个人才培养共同体。书院负责本科生的全程管理,各学院负责专业教学,两者之间的协调和沟通是书院工作的关键点,也是难点。“国内一些高校做了十多年,仍有人担心书院会弱化院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天然联系。”蒋恩铭表示,跟国内一些高校不同,南大在新生学院实行书院制管理。
“南大每个书院平均有500多个学生,如何做好书院文化建设,让学生有归属感;新生学院如何与专业学院增强育人合力,目前学校已经做了一些制度设计,现正通过实践进一步优化,在新生学院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让新生学院成为‘开放的文化场、活跃的思想场、和谐的生态场’。”蒋恩铭说。
交汇点记者 王拓 杨频萍
编辑: 蔡姝雯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不建议书院冠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