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1月7日举行的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省委书记娄勤俭在讲话中希望全省科技工作者,以科技赋能产业为已任,以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己任,以开展科学普及为已任,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找准舞台、找到平台,勇当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开路先锋。
“十四五”已经开局,发力科技自立自强,全省700万科技工作者将书写出怎样的新答卷?继往开来,他们将如何破题攻坚?会上,《新华日报·科技周刊》记者与这些科技工作者面对面。
梳理“卡脖子”清单
科技赋能产业这样发力
奋斗无止境。所有的成绩都是面向未来的起跑线。新年伊始,娄勤俭向科技工作者提出三个希望。第一个希望就是:以科技赋能产业为己任,把“卡脖子”清单作为科研攻关清单,在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上发挥更大作用。
“十三五”期间,我省支持核心基础攻关、质量攻关、信息基础研发等关键技术攻关类项目960项,突破了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零部件,一些高端装备短板得到有效弥补。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卡脖子”清单上,还有一些新问题亟待破解,“十四五”开局后怎么做?江苏科技工作者正在用心谋划。
“拿我们自己当前的研究工作来说,关于战略性关键金属的重大研究计划。我们国家在40种关键金属方面喜忧参半,有相当一部分金属资源在我国非常富有,而另一小部分的金属资源却相对稀缺,它们在国防工业、信息产业、新能源方面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院士、省科协主席陈骏对“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要增加一些关键金属资源新的基地、新的储量、新的类型,以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在“新”字上狠下工夫,进一步提高我国在稀有元素上的掌控权,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
娄勤俭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卡脖子”清单作为科研攻关清单,推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对此,省科协副主席、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高裕弟感触颇深。他表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创新就是自立自强的最好体现,要自强,必创新,创新指向未来也决定未来。
“我国已有很好的创新环境,有更多潜心钻研的科技人才,相信我们江苏乃至全国‘从0到1’的原创成果必然会越来越多。作为一线工作人员,我们团队二十年如一日,实现了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业’的转化。”高裕弟表示,他的个人“十四五”规划是要向优秀科学家学习,以科技赋能产业为己任,守正创新,自立自强,推出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投身科技创新一线的同时,还要积极带动和促成产业链上中下游的融通创新,让更多的高科技在产业中发光,为实现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贡献力量,吸引更多的科技成果“落地”江苏。
擘画“十四五”科技攻关蓝图,江苏各市的科技工作者的“愿望清单”也悉数出炉。今年年初,苏州和常州等市提出“十四五”期间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重点领域实施攻关突破。苏州计划在第三代半导体、量子通信、氢能等前沿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常州则将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在装备制造、第三代半导体、生物医药、空天科技、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创造更多独门绝技,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更高水平参与全球竞争
“江苏制造”出海瞄准量质齐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提出许多新的要求,最突出的两个关键词就是核心地位、自立自强。自立,就是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补齐短板、打牢基础,关键时候不能被人“卡脖子”。自强,就是解决“拿什么与别人交换”的问题,锻造自己的长板、形成独有的优势,支撑更高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截至目前,一大批“江苏制造”远送海外。江苏广大科技工作者聚力攻关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关键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等瓶颈制约,以科技为产业赋能、为企业纾困、为产品增值,全国超过1/5的高技术产品出口来自于“江苏制造”,超过15%、领跑全球的产业技术分布在江苏。
“十四五”刚刚开局,“江苏制造”就频频亮出“真功夫”。近日,东南亚第一条最高时速达350公里的高铁——印尼雅万高铁1号隧道顺利贯通,而隧道贯通的“功臣”盾构机由我省常熟中交天和自主研发,也是中国出口海外直径最大的盾构机。
“雅万高铁1号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1885米,其中盾构隧道全长1469米, 是该项目的控制性工程,隧道施工条件极为复杂、施工难度及风险也极高。”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骏介绍,中交天和设计了该款刀盘直径13.19米,长约 101米,重2600余吨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并应用了超大直径盾构机超长距离掘进不换刀、刀具磨损实时监测等多项世界先进技术。
生物医疗领域,江阴贝瑞森生化技术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就获得全球第一张贻贝粘蛋白医用产品注册证。2017年,贝瑞森在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和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建成2个海外实验室和1个中试基地。“这些创新孵化器为我们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和项目搭建了平台,每年可引入2至3个项目落地江阴,并不断推动新产品面世。”公司董事长顾铭说。
最近,“江苏制造”的出海成果取得新进展并反哺国内,在瑞典的孵化器首批医药项目成果在江阴高新区落地,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本特·塞缪森教授主导研发的一个全球创新药项目——新一代抗炎药品。“这种药品可以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急性肺损伤和肺纤维化。我们希望能获得第一张临床试验批件,这在整个产业化进程中是非常核心的环节。”顾铭介绍。
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封装测试行业居全球前列。“‘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以创新为驱动,坚持每年将营业收入的3%—4%用于新产品的技术研发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负责人说,集成电路封装WL-CSP、TSV、SiP三大主流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但创新绝不止步于此,公司将在超小型器件上打破更多的国外技术“壁垒”,使我国 IC封装技术水平实现更大跨越式发展。
专业人做专业事
“科技智库”破题攻关的底气常在
“专业的事情,应当由专业的人来做。”娄勤俭向科技工作者提出第二个希望:以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己任,提出更多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意见建议,在当好科技智库、破解治理难题上发挥更大作用。
娄勤俭书记说,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很多问题都需要科技界作出回答。比如,江苏人多地少,实现粮食自我保障“很不简单”,如何打造“苏”字号的农业品种、技术和装备,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关系国家农业产业竞争力,凝心聚力在‘十四五’时期打好‘种业翻身仗’,是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当仁不让的责任。”省农学会理事长、省农科院院长易中懿表示。他告诉记者,在新形势下,要解决中国的粮食安全,首先要抓住“种子”和“耕地”。耕地主要是要解决非农化和非粮化的问题,种子主要是 要解决创新问题。
易中懿介绍,一方面,江苏既是种业的创新大省,也是用种大省,省农科院的种业授权和申请量一直位列全国第一,拥有坚实的研究基础;另一方面,江苏作为南北气候过渡带,拥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土地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怎么利用好这个资源条件,围绕中国种业的‘卡脖子’技术,尤其是江苏的农业产业的种子问题,去开展创新研究,是省级农科院下一步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
对接产业需求,服务会员企业。参加完江苏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的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陈乐又马不停蹄投入一场评审会中,这场评审会是该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一项工作。近年来,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发挥优势、创新实干,服务会员,开展学术交流、搭建政产学研科技服务平台、发挥科技智库作用、承接政府职能、做好科普宣教活动,在生态环境科学领域树立了工作品牌。
“学习贯彻好省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对于我们学会工作者来说,就是要将精神落实到学会的每项工作中。”陈乐表示,环保技术和产品发展日新月异,通过服务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和团体标准的制定,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综合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作为学会首位职业化秘书长,陈乐对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活力有着自己的思考。他告诉记者:“创新主体是企业,学会也是为企业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重要平台,在理事会的指导下,学会秘书处为企业提供鉴定服务,帮助企业申报科技奖。‘十四五’期间,我们将积极为企业的科技人才培养、人才举荐、继续教育和职称评审等提供服务。”系统建设、顶层设计……陈乐认为,学会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要充分利用学会资源搭建好服务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全面激活学会发展和服务能力,为科协事业发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让科普“活”起来
未来播下更多科技创新的“种子”
“科学技术是种子,科学普及是土壤。”娄勤俭对科技工作者提出第三个希望:以开展科学普及为己任,让科研最新发现、科技最新成果进入千家万户、融入生产生活,把科学的种子播种到孩子们的心中,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上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坚持联合协作抓科普,全省公民科学素质稳步提高。2019年我省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12.7%,较2015年提升4.45 个百分点,蝉联全国省份第一。
2020年初新冠疫情蔓延,作为医疗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迅速反应,组织编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及相关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 130 问》。为人们科学了解疫情、掌握防控知识提供权威参考。“此书主要针对公众的常见疑问,力求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防治措施,传递科普知识。”沈洪兵说。
“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同样重要,科普人员应密切关注学术界的最新动态、成果,并融入自己的理解,才能创造出优质的科普作品。”从早年奋战在科研一线,到如今深耕古生物科普的沃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名誉馆长冯伟民深谙古生物的学术及社会意义。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要将科普教育场馆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创科普工作新模式。今年元旦,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全面升级亮相,馆内新增了科普互动项目和系列古生物主题文创产品。此外,博物馆还将面向中小学及社会推出系列科普研学服务等。”
冯伟民认为,古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跟人类本身联系密切,因此古生物科普的作用很大。在他看来,让人们了解古生物具有很多现实意义。“仅仅发现恐龙化石是不够的,仅仅认识几个恐龙的种类也是不够的。大众虽然不比专业学者,但做好古生物科普对全社会意义重大。今后,我们会不断地将最新研究发现融入宣传,吸纳科学家共同参与科普,让科普‘活’起来。”
冯伟民表示,这些年来,他能感受到国家政策层面对科普的重视以及公众科普需求的增长,这让他更加体会到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然,而认知的结果最终要反馈给公众,为社会服务才能彰显更大意义。只有公众对科学更加了解,在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时才更容易得到呼应和支持,良性循环,社会才能在科技的推动下不断进步。” 冯伟民说,“十四五”期间,他们将吸纳更多科学家共同参与科普,将科普教育场馆与科普活动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开创科普工作新模式,让科普‘活’起来。”
“基层科协在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阵地打造上较为薄弱。为壮大人才队伍,我们成立了各类科技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技培训、技术咨询、农技服务、医疗服务等不同的科技志愿服务。”全省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邳州市科协副主席刘玲告诉记者,近年来,邳州市科协创新开展科技志愿者活动,不断提升邳州市全民科学素质,在科普宣传、科技惠农、青少年科学教育等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听了娄勤俭书记的讲话后,我深切感受到作为一名基层科协人责任重大,科技创新、科普宣传任重道远,基层科协工作大有文章可做。未来,我们会认真学习贯彻大会精神,结合邳州实际,制定落实方案,在提升全市195万公众的科学素质上想点子,在服务12万科技工作者上闯路子,在探索群团发展道路上下功夫,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再作新贡献、勇当排头兵。”刘玲表示。
供图 视觉中国
交汇点记者 张宣 蔡姝雯
编辑: 谢诗涵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