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21年暑期,苏州科技大学大学生通讯社(以下简称“学通社”)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寻访身边的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活动以为“重忆光辉岁月 实录初心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为主题,从7月10日至8月15日,学通社20名大学生回到各自的家乡江苏南京、苏州、淮安、泰州、扬州,宁夏中卫、贵州铜仁、新疆乌鲁木齐、甘肃嘉峪关等地,走访调研了50余名党员,其中深度采访了15名党员,了解他们的入党初心故事,记录真实动人的先进事迹,回顾党的百年风雨历程,书写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力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沙场英雄:保家卫国 无惧生死
张富荣,1932年出生于江苏建湖县上岗区一个贫苦家庭。他17岁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营三连的一名步兵,41次踏入战场,次次艰险。1949年的渡江战役是张富荣此生难忘的时刻,他十分自豪地说:“渡江战役非常顺利。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充分勘测了江岸地形、水情、敌情,还向战士们进行了思想政治动员、形势政策和纪律教育;另一方面是因为解放军得民心,国民党早已成为一群残兵败将,军心不齐。”他表示,作为一名党员,参军打仗、冲锋陷阵,无畏生死。一系列的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江苏泰州孙斌老人已有88岁高龄,17岁参军,23岁入党。1950年11月,刚满17周岁的孙斌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因为有文化基础,孙斌得到了部队的重点培养,在北京华北炮兵医疗队参加培训,成为部队中医疗队的一员。白天,朝鲜机场上飞机轰炸不断;夜间,炮兵团的汽车装着药箱,前往前线支援,渡过大同江时,桥早已被炸毁,只能用帆布船运输。简陋的帆布船在波涛汹涌的江面难以控制,差点侧翻。1953年停战后,孙斌一直驻守在朝鲜,帮助重建家园,直到1958年才回到祖国。返回家乡后,他成为一名医生,勤勤恳恳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白衣天使:临疫不惧 勇敢逆行
潘小冬,2014年入党,是一名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医生。7月20日,南京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全市迅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他在南京市六合区横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核酸检测,连续两天彻夜未眠高强度的工作,即使是年轻人也无法坚持下去。他说:“我是一名医生,也是一名党员。疫情当前,我们要首先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对于医生来说,要弘扬无私奉献的医学精神和坚守岗位的职业精神。每一位党员都应牢记初心使命,勇挑重担。”
胡丹丹是扬州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护士,2016年入党。湖北疫情暴发后,她积极响应号召,随扬州援武汉第一医院重症患者救治医疗队前往武汉抗疫第一线。抗疫期间,胡丹丹食宿完全在医院,枕戈待旦、随时待命,只在实在撑不住时合眼休息一两个小时,挤出的时间都放在治疗救援病人上。2020年春节,她错过了与父母的团聚,与丈夫、两个孩子分别数月,但是她毫无怨言:“奔赴一线救治病人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天职。”胡丹丹说。
人民教师: 关爱学生 无私奉献
江苏省昆山市正仪中心小学校退休语文教师徐水珍1978年走上工作岗位,1980年入党,在党的教育事业中,她用真诚的爱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常常给学生无私的帮助。学生没有吃早饭,她买来面包,悄悄地递到学生手上;下雨了,没带雨具的学生无法回家,她把自己的雨伞递到学生的手中;寒冷的冬天,她购买厚厚的毛线手套给学生;学生学习进步了,她购买文具、书籍等作为奖品分发……她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思维、新方法,力求把语文讲得生动形象、妙趣横生,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徐水珍老师坚信,爱心犹如一盏明灯,可以照亮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董雄,1948年5月出生,1987年入党,曾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北庭中学校长。建校时,他和工人们一起搬砖干活,为莘莘学子安心读书提供硬件保障。他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除学费、书费,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亲切的交谈,详细了解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学习、自立自强,树立远大理想,用一颗感恩的心奉献社会。他还专门为学生开设了软笔书法课、篮球课,引导学生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体育锻炼。他教书33年,将自己一生的青春献给了教育事业,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基层党务工作者:踏实肯干 一心为民
班存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宣和镇张洪村人,1986年入党,先后担任张洪村生产社社长、村支书、村长等职务,是人人称赞的好党员、好干部。村里经费紧张,只有土路和简易的石子路,路拖了好几年都没修,他决定自己掏钱修路。骄阳似火的天,他顶着毒辣辣的太阳和年轻人一块拌水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村里的水泥路终于修好了,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便利。班存德说:“近年来,张洪村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村民收入增加了,生活也逐渐变好了,这就是我的幸福。”
魏厚安,贵州万盛集团职工,2000年入党,许家坝镇堆上村驻村第一书记。在党的指引下,身为共产党员的魏厚安来到了许家坝堆上村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他放下架子,虚心向村民学习,深入了解堆上村的情况,并且热心地与村民沟通,希望村民们理解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他工作细心周密,认真负责,通过发展辣椒基地、花椒种植、建立黄牛养殖场、油菜制种基地等举措,大大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扶贫政策仿佛一场及时雨,洒进了人民群众的心中,让他们享受到了滋润与甘甜。2020年底,许家坝堆上村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在寻访优秀党员的过程中,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先进共产党员的奋斗故事。他们中有奋斗在战场前线的士兵,有诲人不倦的教师,有孜孜为民的公职人员,更有数不清的在平凡岗位上中作出不平凡贡献的普通党员。
团队队长、学通社社长叶景欣说:“党的百年历史中还有数不胜数的感人故事,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感悟,从中汲取前行力量。学好党史是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必修课,我们要沿着先辈们的光辉足迹,坚定理想信念,让初心住进内心,让使命融入生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奉献青春和力量。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徐燕华
编辑: 蔡姝雯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