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引发了扬州市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晓轩”先锋队成员的热议。
“晓轩”先锋队是以《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扬州江都籍革命烈士许晓轩命名,由学院党员师生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一支传播、践行红色精神的志愿服务队。先锋队成员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回信后纷纷表示,要牢记总书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嘱托;我们党99年的发展史蕴含着“为什么出发”的思想资源,彰显了“走什么样的路”的实践智慧,积累了“怎么走”的宝贵经验,唯有踏踏实实学习党史国史,才能引导大学生从“知其然”拓展为“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才能真正做到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从而肩负起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初心和使命。
扬州市职业大学党委周胜书记指出,多年来,学校党委始终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作为重点工作,鼓励和引导基层党组织要积极开动脑筋,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挖掘运用地方红色资源上好、上活一堂大信仰课,让坚定的理性信念在青年学子身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选好教材:在“石榴花”的故事中,信仰是那么生动引人
讲好一堂信仰课,选好教材是首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晓轩”先锋队的师生们认真研读许晓轩烈士事迹,从许晓轩烈士手植石榴树上盛开如火的石榴花凝炼出“忠诚、奋斗、担当、奉献”的“石榴花”精神,从“孜孜求学”“宁关不屈”“手植石榴树”“狱中八条”“一封家书”等不同侧面、立体化展示了烈士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自2018年以来,“晓轩”先锋队先后为扬州市检察院、扬州市人社局、扬州军分区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扬州市卫健委、扬州中心血站相关单位以及南京红色主题旅行团等的600余人次进行讲解服务。“许晓轩烈士在被捕入狱后,还带领狱友共同学习俄语。面对狱友的质疑,他说:‘我们搞政治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学习。知识这东西,学到了总是有用的,要随时做好准备......’”,“晓轩”先锋队的大学生讲解员们用自己的方式对许晓轩烈士的一生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讲解员、18级学生吴媚串讲的“宁关不屈、狱中八条”的故事,回望了烈士为了信仰英勇奋斗、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讲解员、18级学生王傲从烈士狱中坚持学习、手植石榴树、写给妻子的书信等方面展现了一个拥有革命乐观主义和铁汉柔情的烈士形象。一位退休老干部在饶有兴致地听完讲解后,激动地说:“爱国不是空谈,要从了解历史开始,你们这群年轻人真棒!”学生讲解团,让大学生自己走到台前,既做理论的踏实学习者,又做理论的优秀传播者。同学们通过党小组学习、集体备课、专家指导等形式在讲解中不断感悟“初心”,传承信仰。
吴媚作学生讲解团的负责人,在学习习总书记回信后说:“回首每一次讲解经历,如何把厚厚的讲解稿背出来只是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征程的第一步;为了更加立体地展示许晓轩烈士的人物形象,讲解队员们必须多向经典学习、向实践学习,把看似简单枯燥的重复劳动升华为自我超越。我会经常问自己‘今天的我是不是比昨天的我讲得更流利了?和参观者的互动是不是更自然了?史料是不是掌握得更全面了?’有时,我也会懈怠、会疲倦。怎样才能保持常讲常新、力争超越的热情呢?我想,总书记所说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便是最好的答案,坚定理想信念,方能行稳致远。”
选好教科书,以史为鉴。在“石榴花”烈士故事中,信仰是那么生动引人。青年学子在故事中,回望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在思想上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机械工程学院通过在党训班、青马工程培训班中建立固定的红色文化学习主题;开展“石榴花开我心中”系列等主题党日活动;公演《石榴花开破晓时》原创独幕话剧,举办“我与许晓轩”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主题班会、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以及“光影新时代”主题摄影大赛等多种形式,展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青年学子一起追寻共产党人信仰的根基。
用活教法:打造行走的课堂,让红色资源在实践中“活”起来
“鼓励学生通过亲眼看、亲耳听、亲身悟,把理论学‘透’,把课堂讲‘活’,激发学生学习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的内生动力,是机械工程学院将红色资源与实践想结合的生动体现。”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疫情期间,学院学工党支部、学工办、团委充分利用云端各类平台打造“重温红色记忆、重读红色经典、重听红色故事、拍摄红色VLOG、撰写红色征文、践行红色精神”等六项特色红色文化活动,引导大学生阅读红色经典、探访家乡红色景点,用视频讲述景点背后的红色故事,感悟其中蕴含的红色精神,撰写心得体会,活动参与率累计达2000余人次。
学院借鉴翻转课堂的形式,力求用“青年视角”恢复革命历史的本来面貌,将“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听讲变互动”,力求使参与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触及灵魂。将党课课堂搬到烈士故居,打造实境课堂,用特殊的时空环境营造党性教育的仪式感和现场感。以烈士之名推进学风建设,大力培育和评选“许晓轩班”,制定详细的班级建设“七个一”标准(组织一次瞻仰学习、举办一场故事分享会、组建一批学习小组、打造一支双创团队、创建一批5S宿舍、开展一项主题实践、形成一项班级特色)于“高处”体现理想信念,弘扬烈士为实现革命胜利的奋斗精神;于“细处”体现日常学习,学习烈士深陷囹圄仍持之以恒学习的毅力。“晓轩”先锋队的教师党员充分发挥工科教学的特点,推进“课程思政”从战“疫”中汲取鲜活的教育素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挥机械人的智慧,用机械设备,用双手生产更多的医护产品和医疗用品,“云课堂”不但“吸粉”无数,更是把疫情“危机”转化为育人“契机”,引导青年学子感悟时代精神和责任担当。
交出答卷:践行信仰,在实践中检验育人效果
近年以来,学院将“石榴花”精神融入价值引领,融入学风建设,融入校园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探索“四融入”铸魂育人体系。“晓轩”先锋队的青年学子们在专业学习、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各个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1人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4人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江苏省优秀学生三好学生,3个班级被评为省级先进班级体,200余人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百余人次在全国、省、市级各类专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在疫情期间举行的全国首届“华航唯实杯”机器人虚拟仿真大赛线上比赛中,学院“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与集成技术”团队取得5名学生参赛,4人获奖的优异成绩。创新创业项目《“笔上青春”――活塞一体式上墨自来水笔》获江苏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先锋队成员还积极加入到抗击疫情志愿服务一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朱钦在社区防疫物品紧张的情况下,背着父母“偷偷”用攒下的奖助学金购买了3000元防疫物资赠送给社区;入党积极分子白斯将因志愿服务表现突出被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评为“优秀共青团员”,这样的先锋队成员还有很多,他们有的与父母一道,不分昼夜坚守卡点;有的全副武装给居民测量体温;有的在寒风中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政策……“晓轩”先锋队的成员们用自己的行动不断丰富着“石榴花”的故事,传承着“石榴花”精神,让朵朵鲜红的石榴花绽放更多的青年心中。
交汇点记者 王拓 通讯员 孙生民 夏晓青
编辑: 王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