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这是一份来自武汉隔离病房手机的自述:
大家好!
我是一部国产高端手机,曾经刚发行时也价值不菲,现容颜虽退,风华仍在,自认为仍是一部实用的优秀手机!但万万没想到刚被人购买就遭遇了如此特殊的经历。
我2月10日出柜,被人起名为“E1区5楼污染手机”,在一些穿着如同防化服的使用者手中工作。
这些穿着或黄或白防护服,戴护目镜、无菌手套、医用防护口罩的人争相宠幸我,据我观察,他们分为医生与护士两大类,有粗犷和细腻的区别!
他们除了用我沟通外,似乎不能随便外出,不断通过我向一部兄弟手机发出指令(顺便说一句,我的兄弟叫“病房清洁区手机”,多么让人羡慕的名字):
“40床,两次核酸阴性后再复查CT,注意增加挡板”
“外面的医生请给31床开胸部CT”
“@任小任 2床医嘱未开,给他开点止咳药”
“请外面的医师帮忙联系支助中心派人带31和33去做CT”
“紧急咨询,病区往缓冲区的第二道门没有及时关闭,是否需要杀消,请外面组长联系落实是否重新杀消”
……
充满着紧迫的味道!这些毫无疑义来自那些戴上手套显得粗壮手指的医生护士们,戳得我好疼。
分析他们交流的信息,似乎有个叫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在湖北肆虐,而且他们正在全力以赴的控制传染源治疗患者,阻断病毒的传播。
他们来自500多公里外的南京,全称有点长,叫“第五批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南京市援助湖北医疗二队”,由南京市第一医院(为主)、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南京市江宁医院、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全队132人,阵容强大,工作高效。
他们来武汉的第二天,就接管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区5楼,当天培训后接上级指令,当晚就马不停蹄收治了47名患者。
我就是那个晚上进入污染病房的,当晚我不堪重负,成千上万条信息、几百张图片、上百个电话在我身体中流过!而他们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彻夜不眠,领队、医疗组长与医疗队员一直工作到天亮,直至所有病人都安顿好。
我从第一刻开始就知道这是一支顽强的队伍,能打硬仗,纪律严明。
他们对重症患者观察到位、检查仔细——“33床腹痛,触诊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无腹肌紧张,大便未解。”
他们决置果断——“33床在2月8号的CT已提示阑尾炎可能,腹部体征明显,目前已开监护。”
由医生护送再次复查CT,确诊后讨论热烈——“33床只用奥硝唑是否可行 ?”“已加用莫西沙星”“可能用舒普深更合适一些”……这是个65岁的石姓老年女性,既得新冠病毒肺炎,又得急性阑尾炎,这是不幸的,但来到这个医疗队,又是多么的幸运。昨天她顺利转到外院,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我知道这些病人都出院后,我就可能会面临销毁的命运,但我为此发过光、出过力,这就是我的意义所在,一如那些义不容辞、慷慨赴难的勇士们!
——南京市第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沈华
感言:能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深感荣幸;能与这样的队员并肩战斗,深感荣幸!记于2020年2月13日凌晨3点。
交汇点记者 王甜
通讯员 沈华
图片来源:南京市第一医院
编辑: 张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