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计时开始!”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选手们点开了学习强国挑战答题页面,激烈的答题比赛开始。这是在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跟着强国学‘四史’暨扬州市‘学习强国’学习委员竞选 ”(青年专场)的活动现场,全校经过初赛选拔的30名选手参加了现场答题赛。
“和高手们过招,压力还挺大的。”来自该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00后”王勇涛,在规定的三分钟时间内答对了53题。记者注意到,王勇涛的历史最高答对980题,王勇涛有些腼腆的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我也仅能答对几道题,后来我通过在网上搜集各种资料题库来熟记,查漏补缺,记录错题,反复熟记,刻苦刷题,循序渐进,区别同类相似题型,熟记完题库后在进行反复训练,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最终才有了最高980题的纪录。”
“延乔路短,集贤路长,他们没能汇合,却都通向繁华大道!”活动间歇,学校“扬帆理论宣讲团”成员周依依和吴玲玉老师为现场600余名师生带来了红色故事宣讲《人民的胜利》《延乔路的尽头是繁华大道》。值得一提的是,来自扬州曲艺研究所的扬州评话演员马伟也为师生带来了扬州评话《小马说党史——永恒的信仰》,讲述了革命烈士许晓轩的光辉故事。
该校2020级电气技术专业的学生朱陈根告诉记者,“参加了答题比赛,再聆听了宣讲团老师的宣讲,让我对‘四史’的学习有了更深的认知,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奋斗中闪光。”
据悉,该校通过组建“00后”理论宣讲团,组织开展“四史”教育电影课,“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编排红色舞龙套路等形式,推进“四史”学习常态化,为学生讲好“四史”故事,筑牢信仰之基。
该校党委书记刘金存表示,青年是时代发展和进步的生力军,学校通过构建“大思政”格局,开展红色文化进校园,引领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一步明确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编辑: 王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