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科教
交汇点讯 “前进的道路上,要有信仰,有梦想,有目标,更要有付诸实际的行动,还要有面临困境时心理的调整!”“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我们可以输球,但是我们不可以‘害怕’输球!”……一句句滚烫的话语,让现场聆听的同学们激动不已。
这是12月10日“‘三连冠’背后的南工大江苏女垒精神——南京工业大学信仰公开课暨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报告会现场,刚刚取得全运会三连冠、全国垒球年度最高级别比赛十三连冠的南工大女垒队长李欢等人青春故事的分享,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热血沸腾。
“女垒姑娘们真是好样的!青春就应该像她们那样,有信仰、有梦想,拼搏过、奋斗过,哭泣过、欢笑过……这才是青春真正的底色!”法学2003班的杨筱奕兴奋地说。
“南工大江苏女垒,刚组建时是一支没人看好的‘四无’球队——无人员:初期队员都是从各个业余队其他专业(排球、篮球等)淘汰下来的;无器材:仅有的一根球棒和不趁手的接球手套;无场地:跑煤渣跑道,不配套的体能训练器材等等;无水平:国内水平最差的球队。这支队伍却在建队仅3年就完成第十届全运会第六名,第二个新周期首次登上十一届全运会领奖台,第三个周期冲击十二届全运会金牌成功,接着又在十三届全运会蝉联金牌,刚结束的十四届全运会圆梦三连冠……短短时间内能取得如此巨大的进步,我觉得这与团队强大的凝聚力、体育人永不言败的意志品质、严格的管理和科学创新的规划分不开。”五年前已退休、又两次被返聘的宋秋元主教练动情地回忆起女垒一路艰辛走来的经历,这样总结道。
在宋秋元眼里,新颖的“教体结合”“省队校办”模式,开启了一条体育与文化教育共同育人的新路。队员们一边训练,一边在大学里学习文化知识,极大增强了对垒球专项技能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加快了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体育不仅只是培养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塑造进取精神,培养健全人格。
“奉献、拼搏、坚韧、协同,作为南工女垒精神,这8个字诠释了南工江苏女垒是一支有凝聚力、有底蕴的优秀团队,这才是我们十余年连续夺冠屡创辉煌的真实内涵。”原女垒队长、退役后现为南工大体育教师的蔡协清笃定地说,如今,南工大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垒球队,垒球文化节、大学生垒球联赛也成为全校学生踊跃参与的“常规项目”,“将‘女垒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让这种精神成为一种校园文化,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为了备战2005年全运会,我们雷打不动6点出操、每天500次接球1000次棒打,专注训练,去‘逛过’最远的地方就是2千米外的超市,三年无休也没有回过家,仅在大年初一下午休息半天……”连续征战过五届全运会的队长李欢回忆,在冬训期间为了尽快清理好场地,女垒姑娘们团结协作,不抛弃,不放弃,硬是用双手将轮子陷进土里的20吨压路机推了出来。今年全运会,刚到西安恰逢新冠疫情必须14天集中隔离,队员们就在不到30平方的狭窄楼道里,每天闻着呛鼻的消毒水味积极做着体能与技术训练,一个球一个球接、1到20层楼梯上下不停地来回跑、在自己房间里挥舞球棒、一遍又一遍的检查自己的动作,“没有条件,我们也要创造条件!大家都互相勉励,积极乐观地投入训练。隔离的日子虽然漫长,但是,我们的团队在一起,大家的心在一起。我们深知,没有技术不可怕,精神倒下才最可怕!”
“我们学校的信仰公开课、梦想公开课,不仅有女垒‘明星’们、十大杰出青年学术、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抗疫先进个人等现身说法,还有全国道德模范、‘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陆建新以及‘两山’医院建设总指挥陈卫国等等杰出校友来为我们讲述感人故事!这些杰出校友们的故事令人震撼,这些优秀学长们的事迹让人钦佩,他们所讲述的一件件、一桩桩是如此鲜活,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的信仰、他们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今后前进有了目标,学习有了更大动力!”机械2002班的李东志激动地说道。
“党史学习教育要强调质量,讲求实效,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如何用更鲜活的素材、更活泼的方式、更有效的手段在青年学生中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校团委副书记王菲表示。
通讯员 周伟 朱忠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编辑: 王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