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多看看绿色,能舒缓眼疲劳吗?”“消极情绪一定就是不好的吗?” 在7月12日南京医科大学“心眸之光”暑期实践团首场健康宣讲的现场,面对讲台上老师提出的问题,座位上的“小不点儿”们纷纷举手,踊跃抢答。
据了解,这次宣讲由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与玄武区团区委公益暑托班合作,重点面向困境青少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网约车司机和快递小哥子女。首场宣讲特意邀请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心理治疗师刘佳芳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高级视光师颜智鹏授课。
在上午有关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课堂上,颜智鹏从近视的原因、影响、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知识普及,并且通过中场游戏、问答辟谣等环节与小朋友们互动。在场的小朋友们热情高涨,提出了很多令自己好奇或苦恼的问题,颜智鹏耐心解答了小朋友们的问题,并反复叮嘱他们爱眼护眼的重要性。
“暑期是儿童青少年暂缓学业、游戏放松的阶段,却也是近视快速加深的时候!暑期室外温度高,很多孩子会长时间待在室内,有的孩子沉迷于电子产品,这是近视加深的重要原因。” 颜智鹏告诉记者,“今天是给孩子们讲的是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防控措施,比如沐浴阳光,让孩子多接触室外的这种环境;每看书30-40分钟,或上网课20分钟后,多看看窗外远处,多吃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少吃甜食;一旦出现了看东西不清楚,小朋友要主动的跟父母跟老师说,及时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去检查,进行规范诊治,这样对早期的预防和控制会比较有帮助。”
“之前没有人给我们讲过这些近视防控的知识。”马上5年级的张筠冉是近视200度的“小眼镜”,听了今天的课后她觉得日后更要好好保护眼睛。
刘佳芳则围绕“做情绪的小主人”开启授课,她以“你来比划我来猜”游戏导入,充分调动小朋友们的兴趣,随后娓娓道来情绪的定义、功能、调适方法等。在她的课堂上,小朋友们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苦恼,例如“妈妈暑假给我报了很多辅导班、兴趣班,我的假期根本不属于自己,我很难受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和她说。”,“上学期期末考试考没考好,被老师、爸妈都批评了,现在只要一想到考试我就特别害怕该怎么办啊?”面对这些问题,刘佳芳在一一为大家“支招”,并鼓励大家用刚刚学习到的方法去调试消极情绪,做情绪的小主人。
“暑期家长和孩子之间相处的机会更多,生活中的‘摩擦’也就更多。” 刘佳芳在采访中提醒道,”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情绪的表达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其实都是在一个发育发展成长的过程当中,家长要多多理解孩子,跟孩子一起直面问题。”
首场宣讲告一段落,也意味着为期3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拉开帷幕。实践团的团队指导老师、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辅导员何欢介绍,“心眸之光”暑期实践团由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眼视光学专业的49位本科生组成,他们分为7支队伍,即将奔赴省内8个城市28个乡村社区,用专业所学呼唤社会和公众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与心理健康。
“学校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基层,坚定自己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自信,同时也呼吁社会公众和家长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近视防控问题。”何欢说。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2019 级眼视光医学的孙乐妍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在分享参加活动的感想时告诉记者,“我在实践活动中找到了自己专业真正的意义,也要在未来学医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通讯员 何欢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蒋明睿 实习生 张宁馨
编辑: 谢诗涵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