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29日,教育部网站公示了首批201所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成功入选。
多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视和支持学校红十字会工作,在师资队伍建设、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志愿服务开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3年,被授予“常州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
配备急救设施,守护学生生命安全
学校将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放在首位,目前已安装配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1台,建有应急救护实训室,拥有超30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和多个训练室,配备带反馈装置的高级心肺复苏急救模拟人、高级婴儿气道梗阻(CPR)模型、AED教学机、脊柱板担架、铲式担架等应急救护教学所需要的设施设备。
每学期为在校学生、教师和宿舍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和AED使用演练,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师生应急技能,以保证师生生命健康与安全。
打造师资队伍,助推应急救护知识普及
多年来,学校以建设优秀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为目标,不断壮大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定期组织师资参加江苏省红十字会、常州市红十字会师资复训和校内师资团队内训,更新和提升师资们的急救救护知识和技能,截至目前,已拥有应急救护师资10人。
以赛促练,以练促学。学校定期举办师生应急救护大赛,也是在常高校中,唯一一家每年派师资参加常州市应急救护大赛并连年获奖的学校,并多次代表常州市红十字会参加全省师资大赛。比赛不仅是对学院应急救护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充分肯定,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院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的理论与教学水平,扩大了学校红十字会的社会影响力。
开设专题课程,提升校园自救互救能力
每年为约4000名新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开设《生命健康》通识课程,将应急救护知识引入课堂,重点讲授创伤救护、常见急症与避险逃生知识,反复训练学生实操技能。截至目前,已为30000多名学生开展普及培训,3200余名学生进行重点训练;开设常州科教城互选课《应急救护》,吸引常州科教城各高校学生学习应急救护知识。
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学校成立以应急救护师资和重点训练学生为主的“爱之翼”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义务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服务各项大型赛事。先后为江苏省常州中学、常州外国语学校、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母改小学、中天钢铁有限公司等多家学校、企事业单位普及急救知识和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为茅山马拉松赛、常州市高铁新城马拉松赛、常州城市定向挑战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后,学校将以此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要求,积极发挥学院教育资源和急救资源的优势,在基地建设、普及力度、课程设置等方面开展进一步探索,让应急救护知识更好的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进社团、进班级、进宿舍。引导青年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 洪煜 雷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编辑: 葛灵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