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Alan J. Heeger等专家1976年发现导电聚合物并于200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以来,有机半导体及在其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柔性电子技术,即成为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最具潜力的载体。然而,多年来,柔性电子技术特别是有机电子技术仍面临着巨大挑战,无论是在有机显示(OLED)、有机激光(OL)、有机光伏(OPV),还是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传感与执行、信息存储与忆阻计算等方面。以有机宽带隙半导体为例,其综合性能与材料参数远远落于以GaN/SiC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目前只有有机发光二极管实现了大规模商业化,同时还面临着量子点、钙钛矿、二维纳米等新兴材料的激烈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回归有机半导体的本质及深层次探索基础物理化学问题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技术价值。近年来,黄维院士和解令海教授带领的团队针对于分子结构的局限性这一问题,提出了有机纳米聚合物的概念,并开创了聚格类有机纳米聚合物这一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