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即使下雨下雪,从宿舍到教室、到食堂也不用打伞;不用带卡,进食堂、进图书馆、进宿舍全凭一张脸……今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迎来第一批新生,学生们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被激动、兴奋、自豪的情绪所围绕。他们发现,这不是别人的大学,它就是梦想中自己的大学。
南航天目湖校区的第一批“主人”主要来自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的新生和国内各大航空公司作为技术骨干委托培养的学员。此外,为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更多学子享受南航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学校还招收了少量涉及航空服务、无人机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会计类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生,今年在校生将接近2000人。
在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的迎新现场,新生报到入住手续巧妙地借用了机场值机流程,登机牌(导向路牌)、登机口(迎新拱门)、值机柜台(新生报到点)、航站楼(新生宿舍楼)应有尽有。
在名为“NUAA-CCA2019梦想航班”的大型飞机造型旁,来自民航学院/飞行学院空中交通管制与签派专业的大一新生李颖硕正与家长合影留念。谈及对崭新校园的印象,他兴奋地说:“新校区的建筑设计十分具有现代感,宿舍门禁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方便多了,以后再也不担心丢钥匙了。”
南航天目湖校区管委会主任江波介绍,该校区的风格是江南徽式建筑,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团队负责规划设计。“我们的学生宿舍区与食堂和教学楼均通过风雨连廊进行连接,确保学生上课用餐不受恶劣天气影响”,他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南航天目湖校区的图书馆别具一格,未来图书馆顶部还将设有“停机坪”。
南航天目湖校区重点打造了智慧型多媒体教室,建设了新一代标准化考场,录播、互动教学等信息系统,支持跨校区同步教学、在线学习、远程督导,还建设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教学行为分析和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等。
在校区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智慧校园”的存在。学生宿舍入口,全部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寝室、教室、办公室、各个楼栋,全部使用上了电子门禁系统;在食堂就餐可以刷脸支付;教师乘坐班车或因上课需要住宿的,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预约。
2017年5月8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常州市、溧阳市人民政府分别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以共建南航天目湖校区、合作发展通用航空产业为抓手的全面战略合作。同时,南航天目湖校区也将依托天目湖通用机场,与溧阳市合作打造以通用航空为主的学历教育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产业集聚基地。
记者置身溧阳,处处都能感受到溧阳人对南航落户溧阳这件大事所表现出的热情。在高铁站,当地的志愿者主动参与新生接站。交通部门开通了火车站到校区的公交专线,学校外围,宽阔的马路和景观已经到位,靠近学生宿舍的校门外,一排排共享单车整齐排列,高速公路出口已经标出了前往南航校区的方向。江波自豪地说:“估计,国内很少有高校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吧。”
据悉,南航天目湖校区位于江苏省溧阳市千里湖西侧,距离溧阳高铁站不到3公里。校区占地96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根据规划,南航天目湖校区定位四大基地,即:飞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通航类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高新技术研发基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目前,南航拥有位于南京的明故宫、将军路和新建成的天目湖三大校区,江北国际校区也正在规划建设中,“一校两地四区”办学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未来,南航天目湖校区在校生规模将逐步增加,预计2021年在校生达到3500人左右,2023年在校生达到5000人左右,2029年本硕博在校生达到10000人。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通讯员 张紫略 柯龙婕旻
编辑: 张宣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