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儿童近视眼呈高发趋势。据不完全统计,6岁儿童近视率为14.5%,小学生近视率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近视率则高达81.0%。青少年近视眼防治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科学合理防控儿童近视刻不容缓。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近视防控?江苏省中医院眼科专家魏伟教授表示,从近视的发生原理来说,如果孩子已确诊近视,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是不可逆的,是不能治愈的。但是通过中西医方法的干预,可以缩短近视的时间和减缓发展近视的度数,再配合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往往临床效果较好。
为何我国近视眼发病率持续稳居“世界第一”?魏伟分析,儿童近视眼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其核心问题是由于孩子长期接触电脑电视或者是手机,导致疲劳现象的频繁产生,从而影响视力功能。沉重的课业负担,近距离看书或者是书写姿势不正确,遗传因素,饮食方面如喜欢吃甜食等现象也都是导致近视高发的原因。
儿童近视眼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不能小觑,首先是造成视远物模糊,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对患儿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近视后也容易诱发斜视,发生近视后,由于看近时使用调节较少,而使用集合功能较多,造成调节和集合功能的不平衡,易造成外隐斜或外斜视。长期近视,持续快速加重,若发展到高度近视,会使眼球的结构发生病理性的改变,容易引发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视力丧失或失明。
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是国家重点专科,在著名中西结合眼科专家陆绵绵教授、王育良教授等学术引领下,运用中西医防控近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有光学矫正、药物矫正、手术矫正、视功能训练,尤其是中医特色方法特别受欢迎。
魏伟分析说,中医认为近视病因常由青少年生活学习时不善使用目力,劳瞻竭视,或禀赋不足,先天遗传所致。病因多系心阳衰弱,神光不得发越于远处,或为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至神光衰微,光华不能远及。目前常用辨证论治分两型:心阳不足和肝肾两虚。远视病因主要是阴主敛,肾阴亏损,目中光华不能收敛视近,禀赋不足或肝肾亏虚,目中光华散漫不收所致,或后天失调,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气虚血亏,光华散乱,不能敛聚以视近,故视近不清。可以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的四诊合参,分析患者视力低下的证型,以及脏腑表现的侧重。
目前中医外治有中药外敷、耳针或耳穴压豆、耳穴针刺、灸疗等方法。魏伟指出,除了积极的防治外,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非常重要,如:家长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用眼习惯和用眼姿势,做到“三个一”,即眼睛离书本一尺、胸部离桌缘一个拳头、握笔写字时手指离笔尖一寸。增加户外活动,每天增加40分钟左右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这也是目前最经济有效的近视防控措施。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避免电子产品来陪伴孩子。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保障孩子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阶段学生每天睡眠8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食物。另外,对一些“易感人群”,家长要做有心人,早发现早干预,发现孩子出现经常眯眼、斜眼、歪头看东西,上课看不清楚黑板、频繁眨眼、皱眉,看书写作业时眼睛贴得很近等迹象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生建议进行科学的近视干预和矫正。
交汇点记者 叶真
通讯员 冯瑶
编辑: 葛灵丹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