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区块链”、“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数字中国”的幌子,短短6个月时间,30个层级,10905个会员账号,3.2亿余元投资额……9月25日,由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卢某某等11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案二审宣判,维持一审法院作出的有期徒刑3年6个月至有期徒刑6年不等的刑期判决结果,并处罚金10万元至95万余元不等。至此,该11人导演设计的弥天骗局终以被法律严惩告终。
“GGP共赢积分”6个月“风靡”全国
2016年3月,连云港市公安机关接匿名举报,卢某某等人以“互联网+”为幌子在连云港地区推广“虚拟货币GGP共赢积分”项目,通过互联网发展会员缴纳会员费,并采用虚拟积分变现的盈利模式,疑似网络传销。
办案人员经过调查发现,该公司表面上开展经济贸易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但在一些招聘网站上的介绍则是以购物赠送积分的方式推广“共赢积分”,实质上就是公司以投资购买产品的名义发展会员,投资者基本上拿不到商品。
该公司按照投资额确定会员级别,以投资额5:1的比例释放相应的GGP积分,借助网络平台交易实现积分变现。同时,为了发展更多下线,公司设置推荐奖、互助奖、管理奖、平级奖,按照会员级别、管理级别给予会员不同比例的奖金。
因投资“回报”丰厚,短短6个月内,吸引上万人参与投资,传销层级达30多个,涉及全国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造成十分严重的社会影响。一般情况下,既参与投资又发展下线加入的投资者,期间投资金额已经回转到手,而最低层次的投资者,则成了“击鼓传花”的最末位,损失难以弥补。
假借“区块链”蹭热度蛊惑人心
经调查,这个神秘“公司”和背后的主要操盘手逐渐浮出水面。1977年出生的卢某某中专毕业后,不断寻求生财之路,始终想闯出一片天地。2015年,他因犯滥伐林木罪被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判处缓刑,在此期间他盯上了虚拟货币。当年底,卢某某为首的几名“股东”借助互联网向全国推广“GGP共赢积分”项目发展会员,并在北京市朝阳区设立全球通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公司化”运营。
这个“公司”可不简单,其中有从事过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员,有曾投资过虚拟货币的有经验人士,有的还有说是学位。公司设产品部、办公室、技术部、客服部等部门,定期对员工进行金融知识培训,其财务、产品、技术、公关、宣传、市场开发等部门“多管齐下”,各司其责,运营模式十分“专业”。
为了蛊惑更多的人参与,卢某某一伙人想方设法构建了一个“美好蓝图”。他们以实际不存在的智能化养老、旅游地产、农业、能源矿产等领域的项目合作,辅以“区块链”这一噱头,配以“数字货币时代”、“技术革命的新一轮革新”等一系列蛊惑人心的宣传文案骗取投资者信任。因为大部分群众对“区块链”并不熟悉,为了扩大影响,该传销团伙在北京的一些会议场所召开“互联网金融”论坛,欺骗部分主流媒体帮助宣传,假借官方声音迷惑受众。
有人投资、有人参与,卢某某一伙人利用线上传销、线下传销相结合的模式,很快搭建成了一个传销大框架。线上创设供会员参与的网络媒介,搭建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背后操纵价格变动,形成发展繁荣的假象,通过工作人员管控盘口,维持价格稳定。线下通过公司实地宣传、年会、地区头目宣传的方式扩大传销规模,利用微信、微博等手机端应用形成地区传销网络。此案中的禹某,利用其政协委员、出租车公司老板的身份地位,在微信朋友圈频繁转发关于GGP和电子货币的文章,很快在山东莱州地区形成了地区性的传销组织。
追加逮捕,力求罚当其罚
案件立案后,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及时介入,引导公安机关侦查取证,筛选整理出数千条会员转账投资信息、GGP会员共计10905个账号,会员信息数十万条。审查发现,公司收支系来自GGP会员投入和操纵GGP积分价格,其中1亿多元用于“托盘”,此外还用于宣传费用、会议费用、市场开发费用、归还客户投资款等,股东均领取股东工资和分红,部分股东从公司套走数百万资金……办案部门以上述证据锁定了传销本质。
案件移送海州区检察院后,承办检察官紧扣案件关键,针对网络传销的人员架构、宣传内容、公司的收支等方面集中突破,着力解决案件定性问题,同时将移送审查起诉的人员按照其在GGP传销活动中具体所起的作用,从严认定为组织者、领导者,对未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依法出罪。该公司的总经理刘某军,其2017年1月下旬加入全球通用公司后虽担任总经理职务,但没有参与或推广GGP项目,无法认定为组织者、领导者,故依法认定刘某军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案件审理中,检察官还发现有部分犯罪嫌疑人比已经逮捕的同案犯在传销中发挥的作用更大,海州区检察院及时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拒不到案时,督促侦查机关上网追逃,确保逮捕决定的坚决执行。如被取保候审的成某杰作为公司的股东,同时也是GGP项目的发起人之一,是传销组织的顶层人员,其在审查起诉阶段翻供,对涉案的大额款项否认,且取保候审期间存在不予配合传唤的情形,为了保障刑罚公正性和严肃性,在审查起诉阶段,海州区检察院依法决定对其逮捕。
因案情复杂,海州区检察院分别于2017年8月18日、 去年5月23日依法以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对卢某某犯罪团伙成员提起公诉,一审判决有罪后,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因证据扎实充分,二审法院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的刑期。历经一审、二审环节,这一传销组织被彻底摧毁。
检察官提醒,据统计的传销判决来看,自2013年传销案件司法解释出台后,全国涉传销案件陡增,传销已经蔓延在我们身边。如今的传销已经不再是过去口口相传的传销模式,传销犯罪已经借助数据,语音视频聊天室等社交平台作为新的营销方式,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号,以“资本运作”“消费投资”“网络理财”“众筹”“慈善互助”等为名从事新型传销活动。传销概念层出不穷,手段纷繁复杂,要擦亮眼睛,认清本质,任何以发展人头或者会员投资作为返利依据的,切勿相信。
通讯员 张愚 连检宣 交汇点记者 胡兰兰
编辑: 胡兰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