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和青海虽然远隔千里,但‘苏青一家亲’,两省扶贫协作的成果越来越多、合作越来越密、感情也越来越深。” 11月11日至12日,青海省党政代表团在江苏考察访问,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在座谈会上的一番话,透着暖意。
是远方的来客,更是来往密切的亲人。就在3个月前,娄勤俭曾率江苏党政代表团赴青海,用了3天时间深入学习考察。高层互访,传经送宝,江苏、青海两地在频繁的你来我往间,共商对口支援和交流合作发展大计。
苏青9年情缘
两座相隔2000多公里的东西部省份之间,能擦出什么火花?
江苏、青海的这段不解之缘,还要从9年前说起。2010年以来,中央先后明确苏青两省开展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两省认真贯彻中央部署要求,对口支援海南州、帮扶西宁和海东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从扬子江畔到三江之源,长江母亲河这条纽带将江苏、青海两省紧紧连在一起。而随着双向合作逐渐深入,这段情谊酝酿得更为浓烈。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自去年5月至今,一年半间,两省党政代表团已是第5次互访。其中,江苏代表团两度到青海“串门子”,青海党政代表团则3次到江苏“走亲戚”。
去年5月17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党政代表团到江苏访问考察。娄勤俭在会见中表示,将深入推进产业合作,加大智力支援力度,促进人员交流交往,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合作、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大工作力度,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去年7月26日至27日,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政隆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青海考察。期间,两省举行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座谈会,江苏省政府和青海省政府、南京市和西宁市、无锡市和海东市及两省省直有关部门共签订合作协议13个,涉及教育交流、医疗卫生、人才智力、就业创业、文化旅游、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
去年10月11日至12日,青海省党政代表团到江苏考察。娄勤俭在座谈会上表示,将聚焦青海的稳定发展需要,进一步落实好两省之间的合作协议,把精准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从教育等基础性工程抓起,推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8月5日至7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率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赴青海考察交流。娄勤俭说,从扬子江畔到三江之源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苏青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携手奔小康”的共同使命把我们紧紧连在一起。
“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青海的亲切关怀,让江苏和青海联了姻、结了亲。”在11月12日的座谈会上,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军表示,有江苏省的鼎力支持,青海一定能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苏青一家亲”,有多亲?
携手发展的道路上,两省就像左手牵右手,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如果今后海南州医院召唤,我还愿意为这里的百姓服务。”“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今年7月底,第三批江苏省对口支援海南州的干部人才团队返回江苏。离别前,多名干部人才这样感慨。
条条见效,件件落地。援助近10年,帮扶近4年,来自江苏大地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地输入青海,助这座西部高原实现新的发展高度。
“苏青一家亲”,到底有多亲?一组组数据里藏着答案——
9年来,江苏支援海南州22.8亿元,实施援建项目240项,两地累计开展各层次考察交流900次8000余人次;
先后选派4批71名援青干部人才到海南州工作,在一线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开展“心佑工程青海行”和“光明行”活动,筛查出急需手术治疗的44名先心患儿在江苏获得免费救助且全部康复,600多例白内障患者获得光明;
江苏代表团每年都参加“青洽会”,据不完全统计,江苏企业在青投资总额已超过450亿元。两省在资源开发、人才培训、产业培育等方面签订了113余项合作协议。累计落实专项培训资金7300万元,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56期,培训各类人员1.54万人次。
回望去年,苏青协作务实高效,结出累累硕果:
这一年,江苏游客到海南州旅游人数超过10万人次,实现旅游人数、旅游收入跨越式增长;
这一年,江苏共安排援建项目75个,其中新建项目22个,续建项目53个项目;
这一年,投资4.6亿元的江苏远景风电装备制造中心建设项目实现量产,成为海南州规模最大的高端装配制造企业。“青电送苏”11亿千瓦时,累计逾25亿千瓦时。
“苏青一家亲”,到底有多亲?这些话语指明方向——
“我们要把加强对口支援帮扶、深化两省合作作为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把既定的协议、商定的事项扎扎实实地办好办到位,把中央赋予的政治责任坚决落实好。”在11月12日的座谈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再次为苏青下一步的协作发展划出重点。他指出:
一方面,助力脱贫攻坚要进一步聚焦“精准”、聚力“长效”,既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办法,又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切实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另一方面,加强两省合作要进一步拓展思路、拓宽范围,在能源、产业、生态、水资源保护等更多领域加强合作,推动包括企业、院校、智库、民间团体等在内的更多方面合作,让苏青对口扶贫协作和交流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让两省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苏青一家亲”,到底有多亲?这些行动温暖人心——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帮扶一代。”自2017年无锡和海东建立东西部对口帮扶机制以来,两地将职业教育作为重点合作领域,动员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到无锡实习就业。去年,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首批612名学生毕业后,无锡组织13家规模企业,带着1872个岗位到海东集中招聘,最终388人选择赴无锡工作。
去年3月,江苏省中医院妇科科主任助理、主任中医师王静来到青海海南州人民医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的中医个人门诊量达到2017年海南州人民医院的5倍。今年7月,她所在的州医院还成立“调经助孕名医工作室”,在王静的医治下,至少有4对夫妻调理后成功受孕。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9年来,“百名名师进海南”计划已安排40多批300多名特级、高级教师走进海南州,有针对性地开展名师工作室指导、考前辅导、集体备课、听评课等工作。此外,海南州1300余人次老师赴江苏专题培训进修。
互利合作,走出一条发展新路
“着力推动苏青两省深度合作、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大保护、绿色发展等方面推进协作合作,着力探索一条以资源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协作合作之路。”在今年8月赴青海考察交流之旅中,娄勤俭这样指出。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注意到,江苏在青海、在海南州的投资企业众多,既有大型国有企业,也有骨干民营企业;既有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企业,也有农产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企业。
今年初,青海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江苏省社会力量在青海投资兴业参与产业扶贫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吸引江苏的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参与到西部脱贫攻坚当中。
《意见》释放诸多利好,明确在青海投资的江苏企业、个人、社会组织可依据西部大开发及青海当地政策,享受税费减免;当地将开辟"绿色通道",并联审批,保障项目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和运行条件;江苏企业投资的产业扶贫类项目,可优先申报,当地给予资金支持。同时,青海将加强江苏企业金融、用地等方面的保障服务,对江苏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对重点投资项目建立"一事一议"协调服务机制,及时妥善解决江苏企业的各种困难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扶贫协作从来不是单向的帮扶,只有相互支持、优势互补,才能相互促进、行稳致远。
业内人士指出,苏青两省虽然资源禀赋差异较大,但是经济互补性强,未来合作空间广阔。从大的战略看,青海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通道,肩负着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使命,江苏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定位的“一带一路”交汇点,双方可以在双向开放上寻找契合点。此外,苏青两省地处长江一头一尾,在保护长江、推动绿色发展上,也有许多可以协作合作的地方。
再比如,江苏实体经济基础相对比较好,有一定的要素输出能力。青海的盐湖资源、金属矿产、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等储量丰富,光能、水能和风能潜力巨大。一直以来,江苏不少企业也有意愿到青海去投资发展,参与青海的发展建设,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也是国家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江苏将切实担起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政治责任,助力青海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深度贫困地区为重点,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大产业、教育、健康、就业、消费等领域的扶贫力度,全力帮助贫困地区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积极引导、鼓励江苏企业到青海投资兴业,推动当地农牧业、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农产品电商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在党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重大方略下,苏青两兄弟正逐步探索出一条以资源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协作合作之路,必将携手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编辑: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
😃
相互合作
苏青是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