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苏声
交汇点讯 建筑翻新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翻新项目还会继续增加。因此,建筑翻新过程中的碳排放管理至关重要。
在最近发表于《环境科学与污染研究》(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期刊的论文中,西交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为管理建筑翻新项目中的拆建废物以及减少碳排放提出了见解。通过分析苏州一个建筑翻新项目中三种不同废物管理策略的应用场景,研究人员发现,将产生的废物进行升级回收,并用作原材料的替代品,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
场景一:传统做法
论文中研究的第一种策略是当今中国拆建废物管理的传统做法。论文的通讯作者、西浦土木工程系的郝建丽博士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废物会被直接处理,仅有金属等高价值材料才会被收集和回收。
“在这种场景下,整个过程中只有铝被回收利用,其他类型的废物则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建筑物翻新所需的新材料则由当地制造商用原材料生产。”郝建丽说,“在目前中国的建筑行业,原材料仍然是建筑材料生产的主要来源。”
场景二:通过回收改善现状
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线性经济的开放式3R(减少、再利用和回收)策略,过程可以描述为“攫取-制造-消耗-处理”,其目的是防止拆建废物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
“使用这种策略,废物被分类回收和焚烧,提高了拆建废物管理的有效性。”郝建丽说,“对铝、水泥砂浆、混凝土和玻璃都进行了回收,同时焚烧塑料垃圾以回收能量。”
然而,研究指出,这种策略下用于建筑翻新的新材料仍然由原材料生产,和场景一一样,场景二仍属于线性经济,翻新主要依赖不可持续的原材料消耗。
事实上,尽管场景二的碳排放量要少于场景一,但差异并不显著——总体排放量仅减少了10%。
场景三:“从摇篮到摇篮”
场景三则带来了显著变化,与场景一相比,碳排放量减少了约40%。这是因为在这种策略中,建筑翻新材料不是用原材料生产,而是从先前拆除时产生的废物中升级回收而来。
郝建丽介绍,与拆除、翻新施工等其他阶段相比,翻新材料制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是最高的。因此,即便只是用二次材料替换一部分原材料,仍可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例如,用于窗框等材料的铝在翻新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最高。若其中的30%改为使用再生铝,在生产窗框的过程中就可以减少26%的碳排放。”她解释,“这可以被称为‘从摇篮到摇篮’的生命周期,即在再生系统中由下游废物生产新的上游材料。”
她还补充道,这种场景属于循环经济策略——通过缩小材料和能源循环,尽可能减少资源投入、浪费、排放和能源泄漏。“循环经济不仅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最终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拆建废物,还减少了对建筑原材料的需求。”
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郝博士指出,目前仍有大量拆建废物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回收率很低。全球只有约30%的拆建废物被回收利用,而在中国,回收率不到10%。“当今的建筑业仍然采用的是一种线性经济。对原材料的需求仍在增长,而这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的概念可以提供新的视角和策略,以应对当今的挑战。”她说,“此外,减少建筑翻新过程中拆建废物的碳排放,对于实现中国建筑业的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沈峥嵘 刘浏
通讯员 钱懿 胡秋辰
编辑: 陈澄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