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明确要求遵循共建共治共享原则,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近年来,江苏各地坚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在实践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善于自我改革,敢于自我超越,不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治理经验,使全社会充满了生机活力。今天起,交汇点法治频道推出“社会治理看江苏”专栏,聚焦江苏各地生动实践,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供参照。
近年来,常熟市公安局全力推进“数字门牌”建设试点项目,深度服务于社会治理工作。11月5日,记者从常熟警方获悉,目前该市已实现数字门牌全覆盖。可别小看这张带有二维码的蓝底白字门牌,它背后蕴含的科技含量可一点也不低。有了它,市民生活将变得更加便利。
据介绍,常熟市公安局为了顺应科技的高速发展,在2017年创新提出“数字门牌”建设思路。经过近一年整合,先后完成地址编码规则及平台系统等一系列工作,更换了原有的门牌。
“与老门牌不同的是,新门牌都增加了一块二维码。借助全国领先的二维码编码系统,常熟将相关职能部门的基础数据整合关联到二维码上,相当于给对应的房屋地址制作了一张‘电子身份证’。”常熟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大队长钱霞说,市民只要扫描门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该地址的基本情况、社区民警及联系电话、地理位置等信息。民警使用专用设备扫码后,可直接开展各项公安管理工作,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迅速转换,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除此以外,数字门牌还提供地点导航、快递物流、报警急救、房屋管理等服务。记者注意到,作为网上便民服务的接口,市民可扫描门牌二维码进入“数字门牌”页面,点击常熟市网上办事集群导航链接,直接进入政务服务平台,快捷办理公安、住建、医疗、邮政、缴费、入学报名等业务,便民服务网被延伸至家门口。
为更好地管理“数字门牌”所关联的信息,常熟警方建立常态化信息更新机制,定期开展信息更新,确保与房屋相关的各类信息准确新鲜。
“我们的数字门牌系统在开发时就坚持共建共享原则,预留多种信息接口,以便更深入地服务于社会治理创新。”常熟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大队副大队长陈清表示,村居工作人员通过扫描门牌二维码,可查询、录入民情日志,采集民政、人社、计生信息,上报城市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推动网格化社会联动机制落到实处。结合“331”专项行动隐患整治要求,在数字门牌系统中开辟“安居超市”模块,形成出租房屋隐患登记标注、网格员整治提交、辅警核查确认销号的工作流程。
据介绍,以门牌上的二维码为载体,目前常熟市已将教育、水、电、燃气等10个部门基础数据库相联,人口、房屋、单位、水务、房产等13大类370万余条数据汇聚,为夯实基层基础、助力社会治理、全市大数据产业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群众担心的“数字门牌”会不会被人利用,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常熟警方也表示,这一点市民完全不用担心。因为普通人扫描门牌二维码只显示该地址的基本信息,绝不会出现公民的个人隐私。
据悉,常熟市公安局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数字门牌”技术,更多融入社会治理各类信息,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让市民更直接更深切感受到“物联网”“大数据”带来的变化,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通讯员 陈霖 交汇点记者 于英杰
编辑: 于英杰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