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夜色迷人。
一对双胞胎姐妹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玩耍。
“吴江三十里,地号梨花村,我似捕鱼翁,来问桃花津……”几百年前,袁枚的吟唱,让黎里这座小镇,一直蒙着桃源般的神秘色彩。
第五届黎里梨花文化节在黎里古镇六悦博物馆举行。
第五届黎里梨花文化节在黎里古镇六悦博物馆举行。来自全省的摄影师们面对黎里之美,惊叹不已。黎里古镇的“街河”已有889年历史,从镇东到镇西,一条3里多长的清澈小河将街道分成南北两岸,河水静静流淌,沿着河的廊棚渐次展开。每一座桥的根源,每一座桥的起落,都与当地的人文、经济有着很大的关联。
几位少数民族演员在黎里古镇为游客进行表演。
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每一个转身都是一幅美景。
沿着市河两岸的青石板路寻找角度,那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桥、形态各异的河埠缆船石,那翘角的檐、花格的窗,那斑驳的砖墙和交错的巷弄,每一个转身都是一幅美景。几位少数民族演员在黎里古镇为游客进行表演,一招一式,动人美丽。醉了游人,美了黎里。
清晨,早起的古镇居民在河边洗衣服、择菜叶,清澈的河水滋养着这里的居民。
今年66岁的周师傅在黎里古镇景区内传承着他的老手艺——藤编。
习惯早起的居民,蹲在各自家门口河边的台阶上洗衣服、择菜叶。清清的市河水,涤荡了所有的污秽,滋养了沿岸的镇民。几户门前,老人穿着晨衣,拿着蒲扇,用劈好的木柴生炉子。久违的煤球炉,炉烟飘然。老街上的铺号,至今依然保持着明清时的样式,店门由一块块厚厚的木门板拼对而成,灰白的墙上或挂或书写着简洁的店招。今年66岁的周师傅在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古镇景区内传承着他的老手艺——藤编。
游客漫步在黎里古镇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桥上,感受慢生活。
游客在黎里古镇六悦博物馆参观。
黎里人文荟萃、英贤辈出。爱国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就是从这里出发,成为中国民主革命家。在建党百年的历程中,发生在古镇上那些被历史蒙尘的红色故事被重新挖掘和记忆。黎里古镇结合自身资源,定制了“请回答1921黎里沉浸式红色文旅线路”,复原小小商店、秘密印刷厂、南社通讯处、大同文具店等历史的事件及场景,让更多人以沉浸式体验的视角来游览黎里,铭记红色历史。
出品 张育英创意 庾康策划 张筠 李赟 统筹 赵亚玲撰稿 谈燕
摄影 封疆江
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视觉影像系列之①|“江苏摄影采风团聚焦黎里古镇”媒体报道集萃
编辑: 金琎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