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华日报电子版。
2021年4月15日,京东方艺云数字文化项目签约仪式在苏州市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吴江太湖新城)举行。京东方与吴江的全面合作从高质量生产进入到高品质生活阶段。
翌日,融创·苏州湾温泉文旅城项目正式签约。项目落地东太湖度假区后,将与苏州湾文化中心、苏州湾体育公园等东太湖沿线项目串珠成链,共同呈现东太湖百里风光带“最精彩的一段”。
同一天,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一期办公用房和展厅正式启动装修,项目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夜晚,苏州湾大剧院音乐喷泉在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映衬下,美轮美奂,令人留连忘返。
最美人间四月天。一个个标志性项目密集迎来重要节点,向人们传递出鲜明信息:东太湖度假区以“339工程”为主轴主线的高质量发展,正在活力四射的苏州湾落地花开。时尚美丽的苏州湾,正擎起激动人心的发展风帆。
高站位,“339 工程”对标高质量发展
今年1月16日,东太湖度假区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首次提出实施“339工程”。随后,明确了“三项三年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九大发展区域”领导小组和相关专项组的人员设置。2月20日,东太湖度假区召开“新春第一会”,“339工程”全面启动。
万象汇、爱琴海、吾悦广场三大商业综合体方便市民的生活。
东太湖度假区党工委书记邱全明介绍说,站位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发展使命,东太湖度假区基于对发展历程的全面回顾,对潜力优势的全面分析,大力实施“339工程”,即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机遇,用好未来3年重要窗口期,通过实施经济发展追赶行动计划、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和国家级度假区创建行动计划“三项三年行动计划”,做优做强苏州湾科技城、旅游度假区、CBD总部经济区、友谊工业区、菀南工业园、科教新城,以及松陵街道“精美乐善”人文街区、横扇街道江南乡村未来社区、八坼街道“运河学镇”等九大发展区域,推动产城人文旅深度融合,全速跑在沪苏同城最前列。
俯瞰苏州湾体育中心,犹如一棵“生命之树”,巨大的树冠将体育馆与游泳馆连为一体。
“339工程”是统领度假区未来发展的系统性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战略规划、决策部署的先手棋。“三项三年行动计划”和“九大发展区域”是“339工程”的一体两面,“三项三年行动计划”是发展目标,“九大发展区域”是实施路径,“三项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的实现需要依托“九大发展区域”的发展建设。经过上一轮的发展,东太湖度假区在城市建设、现代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淀了充足优势,旅游度假区、横扇街道、八坼街道等区域有着巨大的潜力。实施“339工程”,就是要抢抓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机遇,转化既有优势,加速发展质变,实现跨越赶超。
2012年1月成立的东太湖度假区,是苏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块,也是吴江主城区和开放融合功能片区。自成立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东太湖度假区历经近10年开发建设,累计投入超200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600多亿元,初步完成了从“城镇”到“城市”的亮丽转变,文体卫生、商务金融、旅游度假等配套服务业日趋优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的台阶,苏州湾平地崛起一座现代新城。
俯瞰苏州湾文化中心,像只飞鸟,带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翅飞翔。
2020年,东太湖度假区实现GDP342亿元,同比增长2.78%,增长幅度在吴江四大板块中位列第二;财政收入超过58亿元,同比增长16.7%。今年一季度,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8亿元,同比增长15.56%,规上工业总产值41.92亿元,同比增长51.55%。
进入“十四五”时期,东太湖度假区被定义为吴江能级最高的城市节点和城镇体系的核心,承担着提升吴江国际化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建设“沿太湖产城融合新标杆”的使命任务。
高起点,重大项目聚集构筑强支撑
进入新阶段,肩负新使命,东太湖度假区厚积薄发,“339工程”起步不凡,昭示出令人向往的美好前景。
今年1月的苏州“新年第一会”——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上,苏州湾科技城被授予“苏州市十大数字经济产业园”。东太湖度假区高起点规划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园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高地,国测一期、步步高一期、兰生等产业园开园运营,已有入驻企业84家。国测二期、步步高二期、亨通一二期等项目加速推进。
浦源最美8公里,将生态、原乡与文化于场地内交融,打造海绵城市示范区 。
今年以来,一大批标志性、高显示度项目纷纷落地或加快推进,彰显出东太湖度假区对各路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巨大吸附力。
1月,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江苏分中心落户苏州湾科技城国测智慧城市产业园。在东太湖度假区相关人士看来,这个项目在该区的数字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落地,我们抓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大引擎,可以由此引进一大批该领域的头部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多个工业互联网大项目在谈,有的即将签约。这些头部企业的集聚,将极大提升东太湖度假区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生态水平,吸引产业链上相关产业和企业落地。同时,吴江本土多家大型制造民营企业,也纷纷表示将在这里迈开数字化转型的新步伐。
白相里 ·绿水人家绿树环绕,舒适、恬静,成为旅客休闲度假好去处。
4月16日签约的融创·苏州湾温泉文旅城项目,以“温泉水世界、度假新天堂”为理念,规划引水入园,划分岛屿,围城筑绿,形成“七星连屿、缤纷水岸、岛群公园”的规划布局,彰显建筑、自然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涵盖温泉主题乐园、高端酒店群、特色水街商业、沙滩无边泳池、演艺中心等业态,致力打造一个集太湖美景、天然温泉资源、传统江南水乡空间、现代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于一体的世界级文旅目的地。为东太湖度假区打造一个世界级温泉度假城市客厅,有望成为长三角乃至全国闪亮的文旅名片。
花伴湾景区以江南文化为底蕴,以“花伴花海”为载体,创新爱情文化旅游表达,打造长三角“花&田”亲子户外研学基地。
从城市建设高品质定位出发,经过十年建设,东太湖度假区区域内已经矗立起多个地标性建筑。在苏州湾文化中心,一座可同时容纳1600人的高标准大剧院、一个600座小剧场以及一个IMAX厅和若干电影放映厅,成为人们享受文化生活的必去地。同样位于CBD的一幢358米的超高层楼宇地标已进入幕墙安装阶段。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尽显这座现代化新城的独特风范。
和自己爱的人一起来白相里,感受田园生活。
东太湖度假区城市建设局局长陈小华表示,东太湖度假区已经拥有崭新的城市形态,但从更好满足当代城市人生活和城市未来发展需要出发,正在进一步完善提升城市建设规划,规划CBD区域地下空间交通体系,高品质打造地下公交综合枢纽,推进公交地下化。针对城市停车难问题,东太湖度假区系统规划建设CBD地区地下空间,利用城区的地平标高与太湖防洪大堤标高落差,建成一个1000多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上面设计成大型公共绿地,做到了与城市景观的协调融合。
对于老城区,立足城市风貌提升,保留一些建筑风貌比较完整的区域,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比如在旗袍小镇植入吴江记忆项目,同时按照统一的色彩风格、公共空间规划等,确保“十四五”期间完成所有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沿湖而建的东太湖生态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人们在这里享受亲近自然的乐趣。
围绕国家级度假区创建行动计划,东太湖度假区依托百里太湖岸线,全力打造一湾“世界级内湖”,擦亮江南文化的“苏州湾标识”。亨通文旅、王焰温泉酒店等多个重量级文旅项目投入运营,苏州湾文化中心成为全国第三大文化中心,未来每年还将增3-4个农文旅产业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与生态交织的独特界面,做大做强时尚内湖运动产业,去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贡献奖、优秀航海赛事活动奖。
高标准,“最高能级城市节点”渐行渐近
“339工程”开启了东太湖度假区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东太湖度假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胡伟彪说,未来三年,东太湖度假区将通过“339工程”的实施,激活既有优势,提升发展势能,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市功能高品质、旅游度假高人气。
实施“三项三年行动计划”,首当其冲是实施经济发展追赶行动计划。将明确产业方向,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通过三年奋斗,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经济总量翻番,形成更强劲发展动能。
空中俯瞰绿地中心的别墅区整齐划一,让人感受到吴江人们通过奋发图强,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宽。
城市品质提升行动计划,将突出内涵与颜值并重、新城与老城并进,着力打造品质城区、活力城区和现代化城区。实施好苏州湾CBD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建设卫生服务中心,完善社区功能配套,推动城市更新、休闲街区打造、老旧小区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经验模式,力争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率先实现沪苏同城。
推动国家级度假区创建行动计划,将通过“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力,以“一年夯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创成功”为引领,用三年时间实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创建,各项旅游硬指标超国标要求。深入挖掘东太湖独特的文化基因,加强文化资源数字转化、开发和活化,加快构建具有江南基因、现代活力的度假区文化产业体系。
苏州尚赛帆船俱乐部,游客驾船扬帆东太湖。当地积极普及帆船运动,倡导拥抱自然的美好生活方式。
做优做强“九大发展区域”,即以苏州湾科技城、旅游度假区、CBD总部经济区为重点,突出产城旅融合发展导向,打造开放融合新高地。苏州湾科技城作为“苏州市十大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打造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园区,通过完善产业规划和建设规划的编制,在中国工联院江苏分院的龙头带动下,加强数字化项目导入,全面形成产业集聚示范,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东太湖度假区文体旅游局局长宋涛说,旅游度假区作为国家级度假区创建的主阵地,将着力推动重点文旅项目的导入和建设,全面完善旅游基础功能配套,积极塑造“江南文化”“精品窗口”,形成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长三角国际一流滨湖度假典范。
CBD总部经济区以高端商业商务集聚区为定位,将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和轨道交通建设,构建立体化交通体系,全面强化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实施区域亮化、绿化工程,充分发挥楼宇群的集群优势,加强业态引导和管控,打造湾区经济、服务经济、总部经济的制高点。
以“双百”行动为指引,以友谊工业区和菀南工业园产业更新为重点,着力打造产业转型升级、高端制造集聚的新样板。友谊工业区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医疗器材产业集聚;菀南工业园重点打造精密机械产业集聚。通过全面实施工业园区更新,淘汰落后产能,引导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产业质效,写好存量发展文章。
以科教新城作为远景目标,全力保障苏大未来校区、苏州中学苏州湾校区的交付使用,完成周边区域规划编制、道路建设、服务配套等基础性工作,再吸引一批优质顶尖教育科研院所入驻。
八坼老街,一个恬静与舒适的地方
以松陵、横扇、八坼三个街道差异化发展为重点,突出地域特色,打造江南水乡的新示范。松陵街道通过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致力于建设“精美乐善”人文街区。横扇街道依托太湖、太浦河、长漾等“水”资源,用好优质生态资源和大量乡村资源,致力于打造优良宜居、创新创业、共治共建、智慧治理的江南乡村未来社区。八坼街道全面做好规划编制,分步推进镇区微更新,做好与大学城的衔接配套,致力于打造小镇味更浓、运河风更足、科教感更强的“运河学镇”。
运河八景——九里石塘。
如今,东太湖度假区“339工程”每项行动计划、每个发展区域都已成立工作专班。度假区上下无不铆足劲,加油干,确保“339工程”落地见效,全力打造吴江能级最高的城市节点,成就“沿太湖产城融合新标杆”。
通讯员 徐文磊 石 峰 苗子莫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庾 康 邵生余|文
赵亚玲 万程鹏 陈暐 王健民|摄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