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水乡”祝家店。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这是对昆山锦溪祝家甸的形象描摹。在这个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曾经遍布制作金砖的窑厂,其金砖文化和古窑文化为古镇晕染上浓墨重彩的底色。
三面环水的祝家甸。
毗邻长白荡,三面环水的祝家甸,拥有朝阳桥、天王庙、古码头等丰富的历史遗存。村里民居多为上世纪80年代左右修葺的传统风貌建筑,夕照下,流淌着摇曳生香的江南风韵。
留有历史印记的砖瓦厂已成当地的文化图腾。
锦溪镇祝家甸村曾经遍布制作金砖的窑厂。
走近祝家甸,远远即可望见的那些高耸窑尖,像是人类刻写在大地上的文化图腾。
祝家甸曾是皇家金砖的御用生产地,有着悠久的烧砖历史。素有一块“金砖”一两黄金的传说,可见其价值不菲。村内古窑址群总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现存11座窑,有单窑、双胞胎窑,保存比较完整,分布比较密集,是华东地区仅存的、保存完整且规模较大的一处砖窑遗址。
废弃砖窑内藏有一个古砖窑文化馆。
站在古窑里,眼前仿佛闪现出通红的火光,照亮了黝黑的窑坑内部,古今相叠,映射出烧窑师傅们忙碌的身影。有些东西,就如时代爆炸后的延迟回音,余音袅袅,波荡千年。
曾经的砖瓦厂,如今的咖啡吧。
夜幕下的古砖窑文化馆成为网红打卡地。
随着生产规模萎缩,很多村落“空心化”趋势加剧,在祝家甸亦有呈现。为让重点历史文化区重新焕发生机,祝家甸打造了古砖窑文化馆和主题民宿。
村里曾经的烧砖人。
美丽乡村的生动景象。
木房檩、竹墙壁,与红砖古窑相得益彰,和谐共处。在古砖窑文化馆,装饰的清新自然材料,赋予空间通透明朗之感,局部地区还以金砖作为饰面,表达了对祝家甸烧砖历史的致敬之意。
水乡祝家甸。
如何让简约现代与古旧传统安然相伴,在祝家甸,我们或许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策划: 肖 勇
文字:吴红梅
摄影:肖勇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