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推进会召开,这意味着苏州将要打造新时代对外开放示范区继续放大自贸片区溢出效应。在推进会上,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吴中、相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9个地区的14个国家级开发区,获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吴江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伟华参加会议并接受授牌。
会议听取了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推进情况
苏州市去年12月出台《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到今年年底,形成自贸片区与开发区联动发展的体制机制,先行先试一批重大开放创新举措。为加快推进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苏州市商务局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出台《建设方案》,做好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改革经验摸底排查工作。
全国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在苏州市各联动创新区已基本实现“应推尽推”,据苏州市商务局统计,在目前已公布的160项改革试点经验中,苏州市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共在政策层面复制推广155条,其中139条试点经验已落地并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苏州市已初步形成各区的“先行先试”“复制推广”“权限下放需求”三张清单。
会上部署进一步推进苏州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建设。
苏州市将建立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制定市级“权限下放”年度清单,推动建立交流联动、项目合作、平台共建机制。杨知评要求要提高认识,加快复制推广,形成开发区和自贸片区的叠加优势,要突出自贸片区改革经验复制推广,激发自身改革创新活力,凝心聚力形成联动创新合力。
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三角核心位置,东临上海,距虹桥机场45分钟车程,南近杭州,西濒太湖,北接苏州主城区。吴江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代管同里镇和江陵街道,行政区总面积176平方公里,其中:江陵街道区域为83平方公里的制造业集聚区,同里镇区域为93平方公里的生态旅游区(含1平方公里的古镇保护区),总人口50万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5.8亿元,同比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亿元,增长16.1%;工业产品销售收入1607亿元,同比正增长;注册外资3.9亿美元,增长51.7%;到账外资2.83亿美元,增长60.07%;进出口总额140亿美元。
作为苏州南部现代新城区,吴江开发区目前已落户优质工业生产型企业2000多家,累计合同利用外资130多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近百亿美元,注册内资500多亿元,成为中国沿海地区最佳投资地之一。落户企业中有英格索兰、卡特彼勒、GS、加德士、NEC、SK等近20家世界500强企业,128家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上市上柜企业,以及30多家内地主板上市企业在这里布局生产、研发基地。总投资超1000万美元企业400多家、超1亿美元企业50多家。吴江开发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被评为“中国十大活力开发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机械装备产业基地”。区内拥有众多国家级平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吴江科技创业园,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吴江综合保税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同里古镇,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试点建设湿地公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当前,吴江开发区正围绕打造区域发展的强劲增长极、建设乐业乐居的美丽南苏州,以“一路一河一湾一谷一区”五大功能载体为重点,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迈进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成为全国智能制造的示范、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以及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区内同里古镇是国内首批历史文化名镇,素有“东方小威尼斯”之誉,拥有自宋以来私家宅园38处,寺、观、祠、宇47座,其中明清两代建筑约占古镇区建筑总面积的70%,目前拥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1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处、省级文保单位4处、市级文保单位16处,拥有同里退思园、运河古纤道两处“世界文化遗产”。近年来,同里先后获得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十大影视基地、全国文明镇、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园林城镇、联合国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荣誉。同里镇北规划建设了15000多亩的同里科技农业示范园,2014年获批吴江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镇东占地12平方公里的同里湿地公园是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重点示范湿地公园。
编辑: 张筠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