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以平实的角度,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让“身边的陌生人”成为“可触可感的‘网红’楷模”。活动获得成功,社会反响热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吴江再度和媒体联手,举办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暨第二届“时代工匠”寻访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寻访,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吴江一批各怀绝技的“红色工匠”被颂赞——“鲜花献工匠”再次成为吴江大地的一道暖阳!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匠心聚,百业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作为一体化核心区的吴江,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培养更多的红色工匠、时代工匠作为自觉的追求。
这里,我们将以生动而丰富的全媒体形式,展示今年寻访的20位吴江“红色工匠”,以飨读者和观众。
——题记
倪瑞明坐在对面,微笑着,很是安静。他说,我从小很调皮的,但自从工作后,变内向了,少说话,多干活才能出成绩。
1997年,倪瑞明来到了吴江供电公司计量班。刚进班组,他从事表库管理工作,每天做的工作就是电能表的盘点、整理,工作单调重复。这一待就是24年,倪瑞明亲身见证了从机械表到电子表、再到智能电表的技术迭代,经历了从爬梯子人工抄表到远程自动抄表、再到现在完善的采集控制系统。
“计量专业新技能新规范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干好工作。”倪瑞明说。凭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和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先后取得电能表修校和装表接电双技师资格,迅速成长为计量专业的一名骨干技术能手。
党委党建部六级职员朱敏说:倪瑞明进公司时,我是营销部计量班的班长,他特别勤奋好学,对每一样东西,不懂就问,刻苦钻研。短短几年时间,他就从一名青年员工成长为计量专职、七级职员,我们为他的成长感到自豪。
2014年12月底,随着吴江全区50.35万户低压采集全覆盖工作的完成, 省公司同步布置的台区线损整治也全面铺开。为了把线损降下来,倪瑞明积极投入到现场排查工作中。截至2017年,在他的带领下,公司低压台区线损合格率增幅近4倍,降损增效成果斐然,线损评价指标位列苏州第一。
为了让班里的同事以及每年新进的员工系统掌握计量专业知识,倪瑞明自动担任培训老师,“倪老师”的称呼慢慢地从班组延伸到公司系统,经常被抽调外出进行专业课程的讲解。
2016年,由于倪瑞明的出色表现,吴江供电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倪瑞明技师创新工作室”。由他帮传带,领着一帮青年骨干人才,围绕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攻关与实战,带出了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和创新型的人才队伍。2017年倪瑞明被评为国网技术学院优秀兼职培训师。
“倪师傅工作认真、一丝不苟,不是在电脑前分析数据,就是冲到现场排查问题。平时,在工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只要去向他请教,无论手头上有多忙,他都会耐心仔细地为我们讲解。”同事任佳瑜说。
迄今为止,创新工作室取得6项创新成果,其中《以提升用户感知为导向的配网主动抢修系统》获2019年第四届全国质量创新大赛一等奖,取得5项国家专利,发表国家核心期刊论文8篇。
2017年,他参与国网赴澳洲国际对标组实施落地项目“同里配电网智能感知及主动抢修系统建设”,挑起大梁负责末端电网智能感知分项,高质量完成了244个台区、12495户用户新型智能电表的安装建设任务,工程创新建设和施工质量都获得了省计量中心的认可,并在项目中充分展现了吴江地域特色,为同里新能源小镇建设实现“能源服务互动共享化”目标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每天损失250多度电量,原因找不到怎么办?
2018年9月,同里古镇3号箱变突然台区线损增大且找不到原因,业务所的工作人员找到倪瑞明。
“必须找到原因!”面对困难,倪瑞明绝不后退。他组织带领大家深入现场,逐一检查该台区下九个分支箱的线变关系,又再三检查排除电能表异常、客户端窃电等问题。原因还是没有找到,他茶饭不思仔细琢磨。
最终,他提出采用电缆首端加装线损排查仪、分段精确计算线损的办法,经过对数据的跟踪分析,初步确定某处电缆本体有问题,接着安排对应PMS图纸分段挖开地埋电缆,线损“漏点”终于被找到——原来电缆中间有破皮,电流直接入地引起电量流失。
“倪老师真是火眼金睛!这么难找的漏点都被挖出来了!工作室果然名不虚传呀。”同事们一个个竖起大拇指。
2019年,吴江公司着力开展10千伏线路线损治理。在整治过程中,倪瑞明发现,线损较为稳定的长期高损线路线变关系错误、计量装置错接线的可能性较大,而线损波动较大的高损线路,则窃电的可能性较大。他主动联系省公司营销部汇报线损分析的创新办法,并指导研发厂家方天公司,在系统中增加“分时线损”新模块,通过白天和晚上2个不同时间段内线损的波动情况,查实原因、快速整治。
这项创新帮助吴江供电公司在省内率先应用分时段线损分析法开展10KV线路异常分析,2年以来累计查处窃电大用户6户、高压计量装置故障28户,挽回电量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有力支撑公司提质增效工作。
在2020年10月至11月,倪瑞明代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赴西藏拉萨开展配变台区数据治理短期专项帮扶工作,使拉萨公司青年员工在短时间内学会计量装置现场检查和台区线损异常在线诊断及分析方法。“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宝贵的人生财富。”倪瑞明感慨地说,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给西藏同胞,这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在倪瑞明看来,电网公司的服务宗旨是人民电业为人民,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他说:“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更应该多干实事。”2020年起,他组织在城南花园小区实施计量箱改造工程,彻底消除用户夏季用电的不安全隐患,使整个小区3100多户用户受益。
“这小子还有点锲而不舍的精神”,父亲的一句话,时刻勉励着倪瑞明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埋头钻研。
2012年,倪瑞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说:“我的父亲是名退伍军人,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对待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父亲用自己的行动从小就教育我,工作同做人是一般的道理,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出品
苏州市吴江区总工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陆斌 沈健民
策划 庾 康
协调 吴文青 王锦源 张峥 王红 赵军
统筹 王小峰
撰稿 谈 燕
摄影 朱永锋
摄像 蒋文超 魏林娜
后期 魏林娜
片头 蒋文超
美编 朱 丽
往期链接: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①|杨红蕾:匠心在岗位上熠熠发光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②|王磊:来了,就不再离开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③|沈建根:用持之以恒成就每一点改变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④|余超:科技报国是党员对信念的最好诠释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⑤|程立斌:耕耘在家乡的土地上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⑥|耿慧:一个满脑子想着技术改造的人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⑦|郎鸣华:走在“碳纤维”研发前端的年轻人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⑧|王东升:赋予电梯生命的喜与乐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⑨|梅锋:二十七年执着一根化纤丝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