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打开地图,找到苏浙沪交界地区;放大地图,找到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你会发现,这一千年古镇正好位于长三角27个城市的中心位置。
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图为苏小花乡村咖啡吧。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为国家战略。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说,两年多过去,作为经济充满活力、文化积淀深厚、水乡风貌独特的古镇,震泽融入长三角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融入的干劲越来越大,取得的成就越来越明显。
文旅融入,古镇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
位于震泽古镇宝塔街的西坡民宿充分尊重古镇建筑的历史风貌,依据传统风格对房屋进行修复改造。
在震泽古镇的老街上,新开了一家高端民宿,叫“西坡·震泽”,与附近的另一家高端民宿水岸寒舍一起,成为老街民宿“双子星”。西坡民宿来自浙江莫干山,在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西坡·震泽”店长杨洋说,西坡在长三角地区开有6家民宿,“西坡·震泽”是去年4月开业的,之所以选择震泽,因为这里有原生态的水乡古镇风貌。“我们有一个庞大的会员群体。”杨洋说,自从西坡落户震泽后,吸引了大量来自浙江、上海的游客入住。“长三角一体化在文旅上的表现和实践很充分,环太湖的众多古镇有旅游大巴专线,交通四通八达,这种优势促使文旅融入变得非常自然。”杨洋说,游客来震泽,不仅可以体验古镇生活、水乡宁静的风貌,还可以沉浸式地领略丝绸古镇的丝绸文化。
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自然村这两年来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这个毗邻长漾湖的古村落,吸引了除本地餐饮企业“苏小花”“初莲”等以外的多家外地民宿企业落户。“五亩田”就是其中一家民宿,民宿主人张文轩原来是上海的一名工程师,两年前他看中了谢家路自然村独特的水乡风貌,租下农宅、并流转了5亩土地种水稻,经悉心打造后,民宿已成为自然村里的网红。张文轩说,旅游是没有市界、省界的,“五亩田”开业以来,客源常年火爆,游客多半是上海和苏州来的。为了做出特色,他还专门聘请了一位在高星级酒店工作过的西餐师来这里掌厨,现在,外地游客和震泽本地人在谢家路这样的村子里也能吃到正宗的西餐了。“今年农历腊月二十八到春节的客房都已订出去了。”张文轩说,作为上海居民,他现在主要住在震泽,上海来的客人只需大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五亩田”了。“我们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先遣小分队’。”张文轩笑言。
震泽镇众安桥村谢家路五亩田民宿庭院。
临近“五亩田”的“柴米多”,在上海和杭州都有城市店,店长潘良斌说,除了吸引长三角城市群的游客来这里度假,他们还流转了土地搞种植、养殖,把震泽的特色农产品销到城市,真正做到了流出与流入兼顾。“现在来的客人中,上海和杭州、苏州的占了多数,震泽在融合长三角一体化中的优势是很明显的。”
震泽镇副镇长杜宇亮说,目前,震泽镇已纳入“长三角示范区江南水乡古镇生态旅游文化圈”,去年12月已正式发布三年行动计划,12大主题、47条旅游线路中,震泽镇以其蚕桑文化、水乡古镇文化、田园乡村文化,成为其中重要的文旅节点。
产业融合,有进有出尽显活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大主题是产业融合发展。”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说,可喜的是,两年多来,震泽呈现出“有进有出”的可喜局面。
首先是进。顾全介绍,为了让震泽有更大的发展后劲,2021年,震泽镇下大力气收储了近千亩土地,“种好梧桐树,就等凤凰来”。凤凰果然来了:国际知名互联网科技公司华东总部已经落户震泽,国内公共区域保洁机器人头部企业高仙机器人项目也已落户震泽。“2021年,震泽镇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举办专场资源发布会,积极对接长三角优质成熟企业。”顾全说,年度新建工业项目35个,计划总投资50.8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17个,这样的投资力度是以前所罕见的,其中很多项目来自镇外、区外,不少是来自上海等城市的。这也说明,作为长三角地理核心地带的震泽,除了有融入长三角的先天优质禀赋以外,人为的努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震泽太湖雪丝绸。
说到“出”,顾全充满了自豪。他说,这主要体现在震泽各类产品的广泛进入长三角地区。震泽丝绸企业众多,太湖雪、慈云、山水等企业在长三角很多城市设立了专卖店,丝绸产品已经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震泽是中国彩钢板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经过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的震泽彩钢板企业已经全面占领长三角地区。去年11月浙江绍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震泽彩钢板企业迅速行动起来,在短短四五天内向绍兴提供了近2万套活动板房和箱房,运送的车辆达1200多辆,长达10公里的车队连绵不绝地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被人们叹为奇迹。此外,震泽的长漾大米等特色农产品,也进入上海、杭州市场。
“有进有出,才是真正的融合。”顾全说,除了产业融入,震泽镇还十分注重规划的一体化,邀请国内行业翘楚,高水平规划民宿、餐饮、文旅项目,目标是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将古镇区、蚕桑园、谢家路、齐心村等串珠成线,形成千年古镇、田园乡村、丝绸生活交相辉映的全域旅游格局。
“软件”引进,让融合发展更有后劲
如果说文旅项目、新型高端企业的引进,产品的输出,是“硬件”融入的话,那么,人才引进就是“软件”融入了。
“正因为人才引进,让震泽有了更大的发展后劲,让震泽有了深度融入长三角、对接优势产业的底气。”顾全说,单是去年一年,震泽就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新增姑苏领军人才1人,区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区里上榜8人。
人才引进后,除了待遇留人外,还要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休闲和文化娱乐环境。镇区一处多年前想动迁而没有实现的老企业,去年成功动迁。在这一镇区黄金地段上,将建起一组总部经济大楼和人才公寓建筑,从而为人才提供堪与大城市媲美的居住环境。苏州抖音电商直播基地在震泽开业后,将迎来一拨又一拨直播主持,既有古典气息又有现代感的古镇,将为这些新业态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人才的引进促使震泽企业加速创新速度。去年,震泽48家企业完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率位居吴江区第二;新增省星级上云企业22家,完成智改数项目77个,捷力新能源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获省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新申铝业、震纶生物质分别获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帝奥电梯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
策划 庾康 劳晓飞
撰稿 朱新法 赵凯斐
摄影 赵亚玲 范俊彦 李志荣
编辑: 杨玉梅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