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吴江开发区位于长三角核心位置的苏州南部,总面积176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吴江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苏州南部的现代新城区,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吴江开发区,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智能装备产业集聚区、中国沿海地区最佳投资地之一。在吴江开发区升级国家级10周年之际,我们通过这个系列视频,解读区内企业坚持不懈的创新精神和蒸蒸日上的发展面貌,展示吴江开发区正奋力迈向国家级开发区第一方阵和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首家落户吴江开发区的规模型外资企业,自1993年11月成立以来,万宝至马达(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万宝至”)历经风云变幻、跨过重重考验,秉承着“持续不断扩大对国际市场的贡献”这一目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生产的车窗马达行销全球,市场占有率一直保持前三。
江苏万宝至总经理袁红生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母公司万宝至马达株式会社决定在中国大陆投资建设新工厂,遂交由旗下中国台湾工厂进行选址。考察团前往上海、杭州、昆山、吴江等地进行了多次考察,吴江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管理层认为,吴江至少有三大优势:一是地处江浙沪金三角地带,地理位置好;二是这里人杰地灵,吴江人温文尔雅,善良大度,忠于职守;三是苏州工业园区已开始建设,未来必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经过多次争取,最终,新工厂成功在吴江开发区落户。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吴江开发区的开放眼光和对待外商的热忱。”袁红生说,公司初投产时,产品主要是音响马达,通过不断革新技术,产品全球市场份额一度超过9成。
2000年前后,传统的音响产品产业日渐衰落,其零部件配套企业也进入寒冬。那个阶段,公司虽然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成本节约、效率改善等措施来提升经营效益,但是夕阳产业、原材料上涨等严峻的市场环境,让企业一度陷入赤字经营困境。而对掌握着世界一流的核心技术和工艺的企业来说,放弃就意味着淘汰,唯有转型才能找到生路。
2000年以后,国内外汽车市场日益升温,总部加大了汽车用马达的研发和市场投放力度。继门锁、后视镜等车用马达成功研发和取得稳固市场比例的成功经验后,总部再次进入玻璃升降用马达的研发领域(以下简称摇窗机马达)。为促进工厂的转型,总部决定在江苏万宝至投入摇窗机马达的生产。2004年,第一代的摇窗机马达在江苏万宝至投产并诞生。
其后,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升温,公司与全球众多汽车生产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基于江苏万宝至的优越表现,总部将新型系列的摇窗机马达产品也放在了江苏工厂生产。在短时间内拓宽市场,企业进入新一轮上升期。至2009年,江苏万宝至全面转型完成,哪怕受到金融危机冲击,公司也实现了盈利。也是从那年开始,江苏万宝至实现了销售额年平均15%的增长,截至去年,公司年销售额已超8亿元。
今年,受疫情影响,江苏万宝至遇上了订单减少和人员不足的困难,此时,吴江开发区又主动上门服务,积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我们缺人时,吴江开发区帮我们联系了松陵饭店的员工,用‘共享员工’的方式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订单不够时,人社部门又及时出台了综合工时政策,让我们可以灵活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袁红生说,背靠政府支持,江苏万宝至也在努力修炼内功,为疫情后全球汽车市场回暖做足准备。
“在吴江开发区发展,我们能够受到全方位的支持,可以说,我们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和吴江开发区优秀的营商环境分不开。”袁红生表示,今后,公司将在这种优秀的环境下,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与时代同行,推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马达产品,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更好地反哺社会。
监制:范建龙策划:庾 康 金海洪 陈若峰 统筹:薛维付 协调:袁永亮 孙智峰 凌 滔 张培元撰稿:韦 欢摄制:王诗宇 魏琳娜 范俊彦
往期链接:
1.中达电子:和吴江开发区结成“命运共同体”
2.瑞仪光电:纳税贡献领军企业
3.高创电子:精益管理,提质增效
4.群光电子:在“家里”创业,安心舒心
5.亚旭电子:优质营商环境成就企业高质量发展
6.飞旭电子:多元布局“笑傲江湖”
7.英格索兰:员工政府股东都满意的企业
编辑: 王诗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