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作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重要板块的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是如何在“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先行之“先”,当好示范之“范”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新华日报全媒体记者摄制了“百人说汾湖,来看一体化”系列短视频,通过生动多彩的镜头,带您与这里的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这块令人神往的土地上发生的喜人变化。
在汾湖高新区(黎里镇)的东部、太浦河的北面,有个形似“鼋”的湖荡,它原是上海淀山湖的一部分,因为淤塞而成独立的湖泊。它分属上海青浦和江苏吴江两地,名叫“鼋荡”。
鼋荡曾给周边居民带来丰富的水产品,但也让居民出行不便。两地居民往来必须经过318国道绕道而行。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后,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康力大道”向东延伸,穿过鼋荡,与青浦区的东航路对接,建成沪莘线鼋荡路,交界处的桥叫鼋荡桥。
一条鼋荡路 结束“断头史”
据汾湖代建公司市政管理部副经理沈欢春介绍,鼋荡路经过16个月的紧张施工,于2020年11月9日正式通车,全长4.5公里,西起X352(康力大道)与S457(汾湖大道)交叉口,向东跨越省界鼋荡后与上海市青浦区内东航路对接至318国道。吴江境内线路全长2.27公里。
项目建设前期,为了优化设计思路,吴江、青浦两地的相关单位按照一体化思维,整体谋划,统筹推进,快速完成了康力大道东延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工作,实现了包括横断面、侧平石、沿线公交站台、鼋荡跨界桥栏杆、道路排水系统、绿化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建设过程中,两地协调密切,对实时进度、交叉施工统筹互助。项目建成后,从汾湖到上海的路径除了G50高速、G318国道两条国家级路网外,增加了这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省际道路,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至5分钟。
鼋荡路项目的建设,打通了省际断头路,打破了行政区划所带来的交通阻隔,大幅增强省际间路网的可达性,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道路互联互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江苏交通2019年集中开工的四个苏州市重点项目之一。
据吴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经理施宏介绍,2019年以来,吴江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积极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服务等各方面融入上海、对接浙江,迅速推进公交互联互通相关工作,主动对接上海青浦以及浙江南浔、嘉善等地。目前,吴江区域内已有16条跨省公交线路在营,公交线网总长度达357公里,实现所有省际主要通道公交全覆盖,跨省公交开行数量位居全省县级区第一。
鼋荡桥连接青浦金泽和吴江汾湖,鼋荡路的建设,大大方便了两地居民的出行,除了私家车的你来我往,公交线路的开通,更方便了两地百姓走亲访友。
那么,吴江汾湖与上海青浦的对接,到底有几条公交线路?据苏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吴江公司一分公司三车队队长范建德介绍,从汾湖去上海东方绿舟地铁站,有经过鼋荡路的示范区1路,也有经过318国道的示范区2路,还有从吴江区第五人民医院到上海大观园的示范区4路。
总之,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互联互通,极大便利了老百姓的出行。
出门“任我行” 同谢“方便经”
在示范区一路车上,来自芦墟的一对姐妹拉着行李箱,拎着大包小包,她俩去上海浦东走亲戚。从汾湖客运站乘车,经过鼋荡路到青浦东方绿舟地铁站,只需半个小时,实在太方便了。
老李和妻子也在车上,他们是黑龙江人,生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在汾湖安家落户,女儿一家在上海生活。孙辈大了,不需要老两口带娃,平时比较自由。想女儿了,乘1路车去东方绿舟站,再转乘轨交17号线进市区;想儿子了,再从上海过来。上海、吴江,不断切换。
与老李夫妻俩相类似的还有张老伯和沈阿姨。张老伯是吴江震泽人,沈阿姨是上海人,40多年前,还是知识青年的沈阿姨嫁给张老伯,把家安在震泽。后来,他俩的女儿回上海上大学、工作。现在,女儿一家都在国外生活,老两口一会住吴江,一会住上海。因为老年人乘坐市内公交车免费,夫妻俩从震泽到平望到黎里,再到汾湖客运站,乘坐示范区1路到东方绿舟地铁站……辗转多条线路。问沈阿姨是不是太累?她笑着回答:“乘车当旅游,东看看西望望,不知不觉就到了,现在的公交车真方便。”
也有上班一族,比如在金家坝上班的朱先生,他周一到周五住在金家坝,周末和节假日乘坐791公交车到莘塔,再乘示范区1路到轨交17号线东方绿舟站,从工作单位到上海的家只需10元钱,省钱又省力。
还有看病的,比如家在北厍的费先生,因高血压引起视网膜玻璃体浑浊,眼底出血,去上海五官科医院求医,检查、手术、复查,每次去都乘坐示范区1路车到东方绿舟站,再转乘地铁进市区。他觉得去上海很方便。
据示范区1路车司机孙阿明介绍,从东方绿舟站到汾湖客运站,共有4辆车,每辆车5个班次,每个班次间隔40分钟,早上6点钟开班,傍晚6点钟结束。
鼋荡路的建设,缩短了吴江汾湖与青浦金泽的距离,打通毗邻地区的交通“毛细血管”,让百姓出行更加顺畅,让经济社会发展能级更高。
出品
汾湖高新区管委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张炳高
策划 庾康 蔡绍广 孙静
统筹 沈锋锋卜亚楠
视频 魏林娜 赵亚玲
撰稿 费秀华
后期 赵亚玲
往期回顾: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①|上海医生来看病,真棒!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②|一体化,办事更方便了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③|深化联合河长制 水更清澈岸更美
百人说汾湖 来看“一体化”④|苏州南站,了不起的大工程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