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江奔流入苏,首站右首就是江宁段。19.08公里滨江岸线蜿蜒伸展,一幅“水绿、岸美、环境清幽”的生态画卷在此徐徐展开。去年以来,江宁区将长江岸线生态环境整治作为“头号工程”,江宁街道在水利、环保等部门支持下,清理违规企业、拆除披棚民房、改善长江水质……长江江宁段的绿色“蝶变”,掀开长江江苏段岸线整治的“首页”,为全省树立鲜明“样板”。
标准先行:岸线整治“有杆秤”
昔日的长江江宁段,碧水如绿毯。从小在江边长大、52岁的渔民王德宝这样描述:岸边整洁,江水涌流,时不时看到江豚跃出江面……后来,寸土寸金的江宁滨江岸线迎来大量“淘金者”,码头、砂石场、造船厂相继出现,到处机器轰鸣、脏乱不堪,生态环境日渐恶化。
生态关系长远,整治势在必行。2019年,在省市河长办下达的32处整改清单基础上,江宁区、江宁街道自加压力,另外梳理20处,共计52处整改清单纳入整治范围,包括32家企业、12户种植养殖户、6处违规民房工房。12月底,街道高质量完成了全部整治对象的拆除搬迁工作,岸边乱占乱建乱堆的“三乱”现象被彻底清除。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拆除长江岸线迎水坡和背水坡披棚民房64处,土地流转1054.63亩;2020年清除长江岸线背水坡视距范围内房屋、披棚等101处,为长江复绿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数量多、类型杂的整治对象,如何做到事半功倍?江宁街道的做法是:标准、科学、透明。江宁街道治理河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李平进一步解释说,整治前,江宁区耗时4个月细密探讨与反复修订,专门制定出一套整治规范与赔偿标准。标准的出台,让整治工作有章可循、科学透明。执行过程中,街道邀请了第三方评估公司,对各类资产进行科学评估,确保公正合理。
标准是一杆刻度清晰的“秤”,有了“秤”的衡量,一码是一码,工作推进也就有了“加速器”。江宁街道的经验也为南京其它区域岸线整治提供了重要参考。
渔民蜕变:长江生态“守望者”
长江江宁段的华林渔业社,曾经是当地渔船的避风港,现已经蜕变为一个“渔业文化展览馆”。几艘渔船陈列,述说着过去的记忆与当下的蝶变。
王德宝曾是渔业社的一员,家里几代人都以打鱼为生。“水上讨生活不容易,时刻面临危险。起早贪黑、打鱼贩鱼,一年收入约一万元。”王德宝说,“随着长江生态环境逐步变差,打到的鱼越来越少”。
王德宝和其他20户星辉社区兴圩村渔民后来一起上了岸,结束了在江上摇摇晃晃的日子。拆迁安置后,渔民变居民,王德宝一家生活变得安稳,家庭收入也比“捕鱼时代”多了一倍。
渔民“退出江湖”,长江迎来“休养生息”。为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布局,江宁街道落实属地责任,完成辖区内51户渔民和1家渔业合作社共263条渔船退捕工作。
虽已上岸,王德宝的长江情结有增无减。在江宁街道组织下,他去年加入了“长江守望者联盟”,成为巡江支队一名队员。“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集体出动,到江边巡逻,捡垃圾、做绿化。守着江水,自己就觉得踏实、幸福。”王德宝很自豪地说。
据介绍,“长江守望者联盟”目前已有成员400多名,分为6个小组,分类组织开展江豚保护、教育宣传、巡江巡河等一系列活动,共同守护“母亲河”。目前,江宁区组建的“长江守望者联盟”和雨花台区、浦口区以及其他长江沿线城市深化合作,构建守护长江的“联盟带”,并倡导全社会加入守望长江阵营,共筑“长江命运共同体”。
动能切换:全面提升“含绿量”
禁止渔民捕鱼,但保留了渔民文化。华林渔业社的变迁,能让人们了解过去、看到未来的方向。长江江宁段旧貌换新颜,绘就绿色生态图景,奠定了绿色发展根基。
注重文化、景观、休闲等元素的融合发酵,提升绿色生态的丰富性与层次感,长江江宁段环境整治与提升处处体现着高质量。交通道路方面,打造了三线贯通的滨江走廊,构成骑行、慢跑、游赏三级交通体系;景观绿化方面,“绿化、美化、文化”三化结合,形成了蓝绿交织的生态自然野趣廊道;文化挖掘方面,挖掘了江豚文化、长江文明、历史文化、渔民文化等多重文化特色……长江江宁段已形成一条集生态保护、景观体验、休闲运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绿色景观带、绿色生态带和人文景观带。
市民临江、近江、见江,幸福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据悉,江宁区计划投资8亿元至9亿元用于岸线复绿,除了今年春夏栽种的水杉等树木外,未来长江江宁段还将建设生态广场、湿地公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息、锻炼的场所。未来,这里将成为周边市民休憩的新去处、打卡地。
生态好了,产业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动能转换力量更足。岸线整治为地方产业转型提供了重要契机,江宁区趁势而进,着力突出江宁段文化特质、江宁城市特色和江宁产业结构特点,不断提升沿江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和含绿量,高标准推进列入南京市“百项行动计划”的4个项目建设,努力把长江江宁段岸线打造成南京高质量发展典范区域。当下,江宁区正全力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滨江先进制造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水韵江苏:亲水生态特色工程露面
长江江宁段不仅要被打造成南京“绿色城市客厅”,也要成为“绿色发展高地”。一个绿色生态与民生福祉互为支撑、新兴产业与现代城市互为交融的长江江宁段呼之欲出,长江入苏“第一站”将成为一颗魅力四射的“绿明珠”。
水韵江苏,长江岸线整治与生态修复走在前列。近两年来,在省长江办统筹协调下,省水利厅会同省相关部门和沿江各地全力抓好长江岸线清理整治,截至去年年底,国家长江办下达的596个清理整治项目中,68个拆除取缔类项目已全部完成并完成省级销号,528个整改规范类项目已基本完成整改任务,累计退出岸线47公里、复绿面积8592亩。沿江各地以点带面整体实施生态修复、构筑滨水绿带,南京、南通、泰兴、江阴、常熟、张家港等地打造了一批群众认可、代表性强、显示度高的亲水生态特色示范工程。
文:记者 张东海 华诚 通讯员 赵志文
图: 赵亚玲 魏琳娜
编辑: 金琎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