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吴江段,全长58公里,北起松陵瓜泾口北侧,南至油车墩。千百年来,大运河给吴江带来了悠久灵动的文化,一马平川的田野、富庶迷人的城镇,更有新时代的幸福生活。
吴江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流淌不息的运河水,像母亲的乳汁,滋养了吴江,茁壮了吴江,令其发展飞翔。大运河是千年吴江的繁荣之源。如果说太湖是吴江的生命之源,那么大运河就是吴江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吴江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到公元600年左右,隋代大业六年,隋文帝下令开挖京杭大运河,由此,这条贯通南北交流的大动脉,滋养了一切生机。
京杭大运河吴江段,北起松陵瓜泾口北侧,南至油车墩,总长约58公里,占苏州运河的一半以上。
江南福地,运河吴江。蜿蜒盘旋的运河不仅带来了亮丽的风景,而且孕育了独特的运河文化。
运河上曾经闪烁的灯火,依然璀璨;流水中吟唱的歌谣,依旧动听。
运河之美,诗之不尽;吴江之善,滔滔不绝。
泛舟于三级航道的运河吴江段上,随处可见上千吨级的船只,一直向前方行驶。南来北往的船只,激起了运河的浪花,丰富了运河的内容。
运河两岸,依水靠绿,一个个住宅小区如灿烂的星辰分散在运河两侧,形成了一路的陪伴。从运河中“流”出来的财富之河、商贸之河和交流之河,给吴江带来了富足与活力。
沿着岁月顺流而下,“九里石塘”古纤道就在眼前。漫步在吴江南郊的运河古纤道上,只见两岸绿意葱葱,商船往来如梭,旖旎秀丽的风光令人舒心惬意。
时代在大步向前,红色的吴江运河大桥拉伸而来的线条映衬在蓝天下,宛如五线谱,绚丽而明亮。
运河文化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段东侧,占地面积约534亩。这一滨水城市公园,将以运河大桥为起点,由南向北“穿过”三座跨运河的大桥,像彩带一般依偎着大运河飘至淞南路,全长约6公里。
到运河文化公园逛一逛,“运河码头”牌楼、雕塑小品、文化布景等紧紧地与大运河牵手而行。公园还与对岸的三里桥生态公园和九里石塘历史风貌区隔河相望,相映成趣。
“莫谓盈盈衣带水,胜他多少独轮车”大运河营造了城镇,城镇也成了大运河的节点。历史与文化的光辉,依然留在这座古镇上。松陵、平望和盛泽都依托大运河而繁荣,确立了区域城镇的地位。
船桨划过平望古老的记忆,那轻轻荡漾的水纹,将记忆的情愫层层开启。千百年前,京杭大运河经平望沟通浙江,上世纪50年代开始,平望相继开挖了太浦河与新运河,太浦河经平望汇入上海,两条运河“大动脉”在平望十字交汇。由此,古运河、新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条河流在平望交错汇聚,形成了四河汇集、四水共流的独特水文禀赋,造就了平望的天光水色,入选“苏州文化运河十景”文化地标。
近年来,苏州吴江区围绕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持续发力,在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中不断探索前行。吴江区除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修缮,运河沿线地区还深挖运河文化内涵,相继开辟出文化记忆的展示空间。
平望安德桥旁的废弃粮仓,如今已为集中展示和传承文化的运河文化礼堂,供游人参观学习。古镇同里,依旧完好地保留了旧时江南水乡风貌,景区内生活着的近万名当地居民,成为水乡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向游客展示着原汁原味的江南特色。
流淌不息的运河水,像母亲的乳汁,滋养了吴江,茁壮了吴江,令其发展、飞翔。
出品
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石荣策划 庾康 梅峰统筹 李国祥 计师益撰稿 谈燕摄像 曹凯琪 魏林娜 刘璐航拍 赵亚玲 范俊彦后期 刘璐片头 曹凯琪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