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了首届“吴江时代工匠”寻访活动,通过全媒体融合平台,以平实的角度,宣传展播了一批时代工匠,让“身边的陌生人”成为“可触可感的‘网红’楷模”。活动获得成功,社会反响热烈。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2021年,吴江再度和媒体联手,举办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暨第二届“时代工匠”寻访活动。经过半年多的寻访,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之际,吴江一批各怀绝技的“红色工匠”被颂赞——“鲜花献工匠”再次成为吴江大地的一道暖阳!
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前行的精神源泉。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匠心聚,百业兴。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呼唤着“工匠精神”的发扬光大;作为一体化核心区的吴江,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培养更多的红色工匠、时代工匠作为自觉的追求。
这里,我们将以生动而丰富的全媒体形式,展示今年寻访的20位吴江“红色工匠”,以飨读者和观众。
——题记
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是苏州市紧缺人才、吴江柔性引进人才、吴江创新领军人才、姑苏重点产业紧缺人才,他还是吴江区校园引才大使,自带流量,不同凡响。
他从事光伏太阳能电池用封装胶膜、光伏太阳能用新型背板、功能化聚碳酸酯片材等一系列新材料研发工作。
他和他的团队,所开发的封装胶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累计销售额达20亿元;他拥有授权发明专利8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强劲的技术实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他就是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王磊。
是那一份人文关怀,留住了他离职的脚步
2014年9月,王磊来到吴江,走进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简称赛伍),从事新材料研发工作,现为公司高级技术经理。
转眼,王磊在赛伍已工作了7年。在这7年里,王磊曾有过离开的念头,那是一次艰难的抉择。
2017年4月,公司的封装胶膜项目正处于第一次批量出货的关键时期,王磊与他的团队都上紧了发条,加班加点地工作。
就在这个时候,王磊的父亲生病住院做手术了,需要有人陪伴。
一边是至亲至爱的家人,一边是关乎企业的效益,何去何从,王磊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与两难的境地。
正当王磊感到孤独无助的时候,公司领导知道了,便立即进行安抚,派车派人送王磊回家乡苏北,给了假期,让他安心照顾父亲,并表达了公司对他家人的慰问与关怀。
如今,再次说起,王磊的感动依然溢于言表,眼眶湿润,澎湃于心的依然是那份真挚的感谢。
就是这份懂得、重视,坚定了王磊留在赛伍的决心。他说:“留下了,就不再离开,一直到退休。”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贴心的关怀,便有了这份无悔的坚定,也深深影响着所有赛伍人。
王磊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研发团队,离职率是最低的,除一人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其余都在。”
“王经理,为人谦虚朴实,待人真诚,与团队同事相处融洽,团队工作效率在公司内总是遥遥领先。”团队的同事说,这与他有极强的领导力、执行力有关,与他的大局观和奉献精神有关,他总能以身作则,以公司利益为先,不顾个人得失,确保每一个项目如期按质按量完成。
“一直以来,赛伍以创新研发为公司核心,以技术人才为发展之本,强大的技术资源平台为公司多元化产品结构铺设了稳固的基石。”赛伍人力资源部总监吴立力说,在人才方面,赛伍更是舍得投入,非常珍惜人才、发现人才、招揽人才、培养人才,多措并举,一方面营造更好的人文关怀、企业文化,留住人才;一方面提供更好的职位等,让人才的才智得到充分展示,实现人生价值与公司发展双赢。
是那一份家乡情怀,成就了“POE胶膜之父”
王磊是江苏沭阳人,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均就读于四川大学。还是学生时代的王磊,就立志学成归来,要用自己的所学报效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
2009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王磊,因为诸多原因,去了外地就业。但报效家乡的那份初心,始终让他不甘心这份“漂泊”。
2010年7月,王磊回到江苏,就职于苏州奥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9月,走进赛伍,成为其中一员。
作为全球光伏背板标杆性企业,赛伍主要从事以粘合剂为核心的薄膜形态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为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赛伍凭借成熟的技术研发平台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全面进军新能源车,新显示器、半导体、大健康等新兴行业,成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号召下的领军企业。
在赛伍,王磊带领团队就是从事各种功能高分子材料薄膜的研发工作,先后承担了20余项新产品的研发任务,目前成功投入市场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光伏领域。
王磊坚信好的过程就会有好的结果,细节决定成败。他一直秉承“诚信、协作、创新”精神,带领团队所开发的透明聚烯烃(POE)封装胶膜在国内率先使用快速交联技术,其产品与传统EVA封装胶膜相比,具有高抗PID、高阻水、高电气绝缘、无酸性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双面电池片的单/双玻组件,延长了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增加了组件总体发电量,相关产品市场占有率位于全球第二。
不仅如此,王磊还带领团队创新采用多层共挤技术,研发出2代POE封装胶膜,解决了1代POE封装胶膜易打滑的缺点,得到市场认可。因此,获得“POE胶膜之父”之美誉。
是那一份孜孜以求,研发了一系列新型材料
在新材料研发的道路上,王磊带领团队始终保持驰骋的姿态,奋进前行。
为打破国外知名公司的专利封锁,王磊和团队同事们采用定向选择交联技术开发出低温焊带载体膜,可用于异质结电池(HJT)的智能网栅连接技术(SWCT),降低了电池片上金属银(Ag)使用量,每块组件可节约成本18-30元,初步得到市场认可。
在研发过程中,王磊坚持环保至上,扬长避短,将新型材料的优良特性发挥到极致。
针对使用含氟背板组件不环保、不易回收的痛点,他们研发了一体成型聚烯烃背板及热塑性封装胶膜;对于紫外光(UV)对高分子材料有害,但又可发电的特点,他们研发了UV光转可见光封装胶膜、选择性截止UV光封装胶膜;对于普通屋顶承重差,他们配合赛伍其他团队正在研发轻量化组件高分子材料,可代替玻璃。
除了光伏领域外,他们研发的产品还涉及半导体领域、新能源汽车领域,如用于半导体封装模腔清洁用清/润模胶条、新能源汽车电池外壳用阻燃绝缘材料等。而赛伍也将充分利用自身产研一体化的强大优势,逐步替代进口高端品牌,争做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提供最优性价比的综合高分子功能材料解决方案,成为材料领域的科技领军企业。
是那一份正能量,擦亮了胸前的党徽
一个人的优秀,身上所散发的正能量,是与他的政治品德、高尚追求息息相关。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正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的王磊,是一名学生干部、一名兼职辅导员、一名预备党员,他即刻投入震后校园学生的心灵安抚志愿服务,连续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给学校师生留下深刻印象。
第二年,王磊正式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于他是一种激励与成长。
王磊身上的党员先进模范作用也体现在寻常的生活中,温暖着他人,让家人骄傲。
作为理工男,王磊又是活泼乐观的,喜欢户外运动的他,在公司组建跑团,带领大家徒步、跑步健身,再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在同事眼里,他就是一名暖男。
因为工作关系,王磊说他陪伴家人的时间比较少,但定会抽出时间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在6岁女儿眼里,他是最棒的,还被幼儿园评为“优秀爸爸”。
只要回到家,王磊也总是尽量承欢父母膝下,他不仅喜欢高分子的研发,还喜欢烟火味道,精心烹制美食,用“王氏私房菜”愉悦父母的味蕾,端上饭桌的则是一份孝心。
出品
苏州市吴江区总工会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
监制 陆斌 沈健民
策划 庾 康
协调 吴文青 王锦源 张峥 王红 赵军
统筹 王小峰
撰稿 王慧君
摄影 朱永锋
摄像 蒋文超 魏林娜
片头 蒋文超
美编 朱 丽
往期链接:
新时代吴江“红色工匠”①|杨红蕾:匠心在岗位上熠熠发光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