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鼋荡小馆,美得令人心醉。
临水而建的鼋荡小馆。沈思远 摄
鼋荡小馆位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地处沪苏交界的元荡湖畔,所属的汾湖(一说为“分湖”)流域是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接壤之地。
临水而建的鼋荡小馆,不远处就是慢行桥。沈思远 摄
这里的建筑风格既有粉墙黛瓦亭台楼阁的水乡特色,又具有气派、流畅的现代化气息。特别是在整体的设计上,明白无误地彰显出人文理念,俯视鼋荡小馆,临水而建,水面上黄色、粉色的睡莲竞相绽放,点缀其间,生动无比。
小馆具有粉墙黛瓦亭台楼阁的水乡特色。殷红 摄
鼋荡小馆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为综合展陈区,展示从远古时期到五代十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元荡各阶段的发展变化,同时融入了江浙沪地区的民俗风情、名人轶事,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小馆北区为休闲服务区,向市民和游客提供餐饮、茶歇等服务。沈思远 摄
小馆南区为综合展陈区。殷红 摄
五个展厅的设计艺术元素极强,以沉浸式体验的形式展现长三角吴地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魅力、人文底蕴和精神传承。
小馆里用沉浸式体验的形式展现长三角吴地区域的自然生态、文化魅力、人文底蕴和精神传承。邹秋林 摄
鼋荡小馆的艺术设计元素。沈思远 摄
鼋荡小馆北区为休闲服务区,向市民和游客提供餐饮、茶歇等服务,3A+高标准公共卫生间展现出了人性化与现代化的特点。
院内还建有元荡湖形态的景观水池,池中布有沪苏省界的老界桩,象征着沪苏两地打破过去的地理隔阂,向同城一体化的未来迈进。
小馆前水池是元荡湖形态的,池中布有沪苏省界的老界桩。马建中 摄
小馆内展厅的设计艺术元素极强。殷红 摄
夕阳中的鼋荡小馆像被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明亮,温暖。夜幕悄悄降临,小馆周围的一切都变得蔚蓝而神秘。
这里展示从远古时期到五代十国再到新中国成立之际的元荡各阶段的发展变化。殷红 摄
这里展示了江浙沪地区的民俗风情。沈思远 摄.
策划 庾康 徐炳华
统筹 张筠 沈锋锋
协调 潘若斐 赵亚玲
撰稿 谈燕
编辑 朱丽
往期链接:
看见汾湖 同城意境①|元荡慢行桥:沪苏两岸的“同心结”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