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视觉
编者按
由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新华日报社全媒体视觉中心主办的“江南文化新空间”2022吴江旅游摄影邀请赛5月19日启动以来,众多摄影师用镜头定格吴江各地的“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交汇点·视觉频道将陆续展示部分美图,和读者分享“江南文化新空间”的别样韵味。
江南水乡。程建明 摄
在江南养蚕业发达镇区,自古多有庙堂祭祀嫘祖,盛泽的先蚕祠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先蚕祠由清道光年间盛泽丝业商人公建,距今已有170余年历史。
先蚕祠又名蚕花殿,是历代百姓祭祀蚕丝行业祖师的公祠,供奉的是为百姓带来福音的“蚕花娘娘”——嫘祖。先蚕,是指最先教民养蚕织丝之神,即蚕神。
眼前是一座灰黄色的古典庙堂式的建筑,坐北朝南,门楼十分壮观,镂花的砖雕,敞开的门洞,散发出厚重的历史气息。
盛泽先蚕祠。钱云伟 摄
门楼上的砖雕图案均与丝绸有关,镶有古时绸丝牙行、织户染坊、装绸货船等形似逼真的图案。两侧拱门书写“织云”和“绣锦”,轻轻念叨着这生动的词组时,轻盈、飘逸、柔滑的丝绸,仿佛在眼前舞动起来。
游人参观。程建明 摄
蚕皇殿是先蚕祠正殿,供奉着轩辕、神农和嫘祖三座塑像。相传嫘祖为轩辕黄帝元妃,是她率先领悟了养蚕缫丝的技法,从而“衣被苍生”。端坐着的娘娘,手捧雪白的蚕茧,不知疲倦地为前来祭祀的蚕农和丝绸商人祝福。
门楼与大殿之间,有一座精致而富丽的古戏楼。程建明 摄
门楼与大殿之间,有一座精致而富丽的古戏楼,戏楼两侧与厢楼相通,戏台朝北。一片石板广场延至正殿前,广场两侧,点缀着翠绿的草坪,草坪间植有几株修剪圆润的黄杨。广场开阔,可容万人。这里,是每年小满时演出酬神戏的地方。传说小满日是蚕神的诞辰,以往由丝业公所出资聘请名戏班在此演戏三天,以酬神。
传说小满日是蚕神的诞辰,每年小满演出酬神戏。钱云伟 摄
精致而富丽的古戏楼。张松涛 摄
蚕桑的历史,丝绸的昨天,历史经纬间的千丝万缕,就是在吴江儿女的手指之间,连接起遥远而绵长的丝绸之路。
人们在此听戏闲谈。许金荣 摄
总监 张育英
策划 庾康 龚洁
统筹 胡浩男 张筠
文字 谈燕
往期回顾
江南文化新空间①|开弦弓村:乡土中国 美美江村
江南文化新空间②|黎里古镇:现代与传统的隔空对话
江南文化新空间③|走进宋锦文化园:欣赏国礼之魅力
江南文化新空间④|平望京杭大集:成为网红打卡点
江南文化新空间⑤|汾湖美景,尽显江南水乡风韵
江南文化新空间⑥|来曲水善湾,享受江南水乡的浪漫惬意
江南文化新空间⑦|七都南公堤:太湖风光无限
江南文化新空间⑧|平望大龙荡:千年龙荡文化树新标
江南文化新空间⑨|吴娄老街:重现“吴村烟市”繁华之景
编辑: 朱丽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