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满”字自行车的故事
讲述人:陈风亮(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在位于盐城的新四军纪念馆展柜中,有一辆铸有“满”字的自行车,它是由新四军老战士李春华1987年从北京运赠给纪念馆的。然而,时隔不久,一件极其巧合的故事发生在这辆自行车上。
1988年,中日合拍纪录片《话说长江》的日方总编导,原侵华日军老兵——佐田雅人来到新四军纪念馆参观,在一幅幅历史图片和一件件历史文物中,他忽然看到了这辆锈迹斑驳却保存完好的“满”字牌自行车,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当他看到自行车坐凳上“120424”的钢印号时,一股熟悉的感觉涌上心头。在获得准许的情况下,他用自己保存多年的笔记本上记录的特征,与这辆自行车所保有的特征进行一一比对之后,他十分肯定也十分惊讶地对随行人员说:“这!这是我的自行车!”此言一出,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而面对自己旧物的佐田雅人,仿佛开启了记忆之门,向大家讲述了那段烽火硝烟的往事。
1943年,身为侵华日军第十二旅团情报士官的佐田雅人,奉命跟随部队活动于盐阜地区,伺机寻找新四军主力进行“围剿”。在情报系统的运作下,日军得知盐城中学正北楼是新四军首长——刘少奇、陈毅为抗大学员授课的场所。急于寻找中国抗日军队的日本侵略者迅速集结部队围攻正北楼,佐田雅人就在队列之中。然而,当地老百姓支持新四军,明明知道这里有部队驻扎,可敌人就是搜寻不到。新四军也特别善战,佐田雅人跟随部队在淮海区收集情报的过程中,与李春华所在的新四军敌工队发生了遭遇战,新四军从50米外向他冲来,高声呼喊“杀杀杀”!他慌忙逃窜,丢下了这辆自行车。
面对自己的旧物,佐田雅人百感交集,他当即提出,要用当时世界上任何一种品牌的汽车将它换回。但是作为历史的见证,它是不可能被交换的。这辆自行车的车轮,跟随日军装甲履带一同碾过中华大地的田园山川,碾碎了无数人对和平生活的期待与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佐田雅人对参加侵华战争的负罪感与日俱增。2002年,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镜头,佐田雅人讲述了那段令他负罪终生的经历。他说:“当年被迫应征入伍,临行前我就写好遗书,一踏上中国的土地,我就抱着生少死多的念头。日本人民不支持这场战争。中华民族奋起抵抗,日本侵华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穿越时光的隧道,拂去历史的尘埃,“满”字牌自行车的时代,在战争的硝烟中已然逝去。但我们不能忘却的是中华民族遭受过的侵略与苦难,更不能忘记的是华夏儿女在抗击侵略时的流血与呐喊。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以史为鉴,让正义永在,让和平永存!
编辑: 陈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