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在6月18日召开的盐城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盐城市建湖县委书记祁从峰接受了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的专访,在推荐建湖风光秀美、人杰地灵的同时,也就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建湖位于苏北里下河腹部,吴越文明和楚汉雄风在这里交融渗透,汉代九龙墩、晋代东海王墓、唐代朦胧塔等古迹见证了这里的历史变迁。谈到建湖的文旅发展,祁从峰表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有着亮丽的底色:“这里有江苏保存最完好的古潟湖型湿地九龙口,拥有里下河地区‘鱼米之乡’的天赐宝藏,3000多公顷的原生态湿地植被吸引了‘鸟中大熊猫’震旦鸦雀等60多种野生鸟类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4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双湖公园、西塘河风光带、神台河风光带交相辉映,织成一座城市生态水韵‘T台’。”
“这里有淮剧、杂技两大国家级非遗文化。建湖杂技艺术源远流长,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杂技艺术三个发祥地之一,以其独特的文化风格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饮誉中外。”祁从峰介绍,建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人文禀赋,“值得一提的是,建湖还是淮剧的发源地。淮剧已有210多年历史,唱腔圆润、韵味十足;建湖也被命名为‘中国淮剧之乡’”。
2016年,现代淮剧《小镇》在参加终评的57台剧目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第十五届文华大奖。如今,以其为蓝本,按照“修旧如旧,建新如旧”的思路改造而成的淮剧小镇在建湖“惊艳亮相”。“这是建湖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一种全新尝试。完美呈现‘戏在村里,村在戏里’的独特精神内核,让游客既感受到河水拍岸、树影婆娑的自然之美,又感受到真实无妄、天道酬诚的诚信之美,畅享‘洗眼、洗肺、洗耳、洗心’的灵魂之旅。”
对于未来建湖文旅产业的发展,祁从峰表示,目前全县正在大力提升淮剧小镇、温泉文旅综合体等运行质效,组织实施“淮剧小镇”全景体验、游客中心、里下河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做精文创产品、宣传片、主题歌、文集、画册等“五个一”载体,力争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里下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5A级九龙口景区。
“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放大淮剧、杂技两大传统特色文化优势,依托淮剧小镇、淮杂艺术人才传承基地等载体,扎实做好淮杂‘非遗’与湿地‘世遗’融合互动文章,不断扩大‘建湖有戏——灵龙水乡、淮杂故里’城市文旅品牌影响力,努力打造成为‘水韵江苏’典范城市。”祁从峰介绍。
除此之外,祁从峰认为,放大名人效应对地方文旅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陆秀夫纪念馆景区主要突出‘民族精神、宋韵古镇、湖荡生态’特色,而乔冠华故居景区也展现了他的峥嵘岁月。我们要利用这些资源,持续推动旅游与农业、康养、乡村等融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打开‘全景模式’,把旅游业打造成为县域的支柱产业、百姓的富民产业。”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唐澄
部分图片来源:中共建湖县委宣传部
编辑: 陆威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