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首次明确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的出让方式,按照一般站点500米、换乘站点800米的半径范围,结合开发项目资金平衡需要,划定综合开发研究范围.......日前,《关于加快推进苏州市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实施意见》获苏州市政府批准,并于8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项政策的发布和实施,第一次在苏州市级层面构筑了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土地开发的“顶层设计”,将有效提升苏州TOD综合开发的效率与质量,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是指:“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以火车站、机场、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及巴士干线等公共交通的站点为中心、以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促进城市功能和交通功能的一体化发展。
作为国内首个建设和开通轨道交通的地级市,苏州的轨道交通里程已达210公里,“十四五”时期,苏州还将建设超过15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据苏州轨道集团介绍,在既有线路中,苏州轨道交通仅有少数车辆段和场站上盖实现了TOD一体化开发,开发强度较香港、上海、成都等城市均有一定差距。同时,随着轨道交通成为苏州百姓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庞大的乘客流也需要进一步引导成为轨道沿线商业的“顾客流”,进而实现对苏州城市能级提升的支撑作用,并有力反哺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
对于TOD综合开发与轨道交通衔接困难、周期错配的问题,该《意见》要求落实轨道交通场站周边土地与线路同步规划、同步开发,强化TOD导向,统筹规划、土地、指标等资源,综合地区发展和轨道交通建设,对符合条件的轨道交通场站及周边地区实施高强度开发,引导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布局。对红线内土地综合开发,实施一体化规划设计、同步建设,实现轨道交通建设与TOD综合开发“齐步走”。该《意见》明确,苏州TOD综合开发研究范围将以轨道交通场站为中心,按照一般站点500米、换乘站点800米的半径范围,结合开发项目资金平衡需要划定。
下一步,苏州将贯彻落实TOD综合开发理念,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高水平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宜居之城、善治之城,营造高端消费场景、宜居生活场景、新兴业态场景和江南文化场景,实现“打造一个TOD项目就是打造一张城市名片”的美好愿景,向世界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美窗口”。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金亦炜
编辑: 刘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