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先锋
基层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但有时却又无可奈何。不可否认,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强调减轻基层负担,很重要方面就是最大限度减少形式主义的发生。基层党建是组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容易滋生形式主义的“地带”,铲除它们必须转换观念、立说立行。
能自己做的就不要安排别人做。“甩手”掌柜之所以人人喊打,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挂名、不问事、更不负责。而称职的掌柜一定是身先士卒、带好队伍、掌控全局的。去年9月,省委组织部部署全省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主题轮训,明确要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民委员会主任、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市级培训数量不低于50%”。考虑到宿迁师资力量不均衡,一些功能区村(社区)数量较少,如果仅按下限来培训,表面上看符合要求,但会给基层留下遗憾、增加麻烦。所以,我们“大包大揽”,采取市级培训全覆盖,既减轻基层压力,更保证培训效果。
能主动解释的就不要等别人问。每个人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有所差异,从业经历、工作履历不尽相同。即使是一份精心打磨的文件,也难免有人看了点额头,有人读了皱眉头。如果有一个人询问了解,要迅速解释清楚、说明到位;如果有两个人问同一个问题,那就要足够警惕,反思是不是表述还不清楚;如果有三个人问同一个问题,那就极有可能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比如,2020年村(社区)“两委”换届中,我们先后对基层的22个问题给予书面答复。不少同志说,请示问题最担心的就是“你们看着办”,最欢迎的还是“你们照着办”。
能一步到位的就不要分两步走。基层党建文件多、通知多,我们感到所谓“文出我手无差错”,就是大到一个实施意见、小到一个会议通知,都要力求一步到位,不能让人“找后账”。实践中,我们会看到,有的单位周一刚刚下发通知,周三就再发一个“补充通知”。诸如此类“两步走”、“三步走”,是考虑不充分、论证不充足造成的,时间久了必然影响上级机关的权威。所以,在文件下发前,应进行反复推演,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认真,“鸡蛋里面挑骨头”的较真,查漏补缺,避免“补充”。这样,看起来会慢一些,结果反而更顺畅。
能用信息手段的就不要纸质化。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复杂,同一个事项,基层今天会报出一个数字,明天又会报出另一个数字,有时两者差异还很大,其中关键还是数据来源及其准确性问题。近年来,宿迁研发了党员e家信息系统,囊括了8000多个基层党组织、24万多党员的基本信息。如主题党日,支部党员参与率如何、活动形式有哪些,过去心里没有底,依赖“报材料”“听汇报”。现在,管理员每月提前发布公告,参与活动党员在网上“打卡”,还可上传活动图片……上级组织直接在网上获取相关信息和数据,评价评判更加精准科学。
(宿迁市委党建办副主任张行)
编辑: 沈蕾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