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从9月3日开始,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苏州立新小学因校舍被腾退,800多名学生将被整体安排到附近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知名学校苏州勤惜实验小学。
为何要把立新安置在勤惜旁边呢?据了解,立新小学此前的校舍在2016年已不符合抗震等级标准,存在安全隐患,教育主管部门要求校方采取加固措施,但未果。后来又因为立新小学的校舍租约到期,姑苏教育投资公司(出租方)不再续租,因此,立新小学面临着无法继续在原址办学的问题。“考虑到立新小学学生数量很大,经过多方评估,整体安置是比较合理的方案。” 姑苏区文教委新闻发言人、办公室主任谢芳说。
争议由此引发!勤惜小学家长们称,这打破了该重点小学之前严格“按学区招生”的传统,让非学区的学生抢占了公立学校的资源。而为了便于管理,增加隔离门等措施加以“隔离”,对安置过来的800名立新小学学生进行“单独管理”,以隔离门“隔离”两校学生,是否违背平等教育理念也同样引起热议……
交汇点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探访。
8月31日上午,苏州勤惜实验小学的银色“铁栅栏”打开了,这里也是苏州立新小学新校舍的南门,一辆挖掘机进入校园,开始对路面进行整理和清扫,不断从校园里运出红砖和废土。上午10点,立新小学学生家长王慧,带着将升入四年级的儿子俊俊来报到。她30号才从班主任刘老师那儿知道,俊俊开学后要搬到江天路128号(勤惜实验小学内)上学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三年,他都要在这扇银色“铁栅栏”后面的教学楼里学习生活,直至完成小学学业。
立新小学学生家长:不知道什么铁栅栏
“能来这里上学挺高兴的,因为校园环境更好了呀!以前的那个校区环境差,秩序也乱糟糟的。”王慧口中以前的校区,指的是东北街15号的立新小学原址。俊俊从一年级开始,就一直在那儿上学。由于8月份原校舍根据法院判决被强制腾退,姑苏区文教委8月16日向立新小学发布公告,请该校家长持学生素质报告书和有效证件于8月25日、26日到姑苏区江天路的勤惜小学报到,办理入学登记手续。
当记者问及,是否担心俊俊和其他立新的孩子未来可能在“铁栅栏”背后被名校勤惜的孩子“指指点点”,王慧和另外一名四年级的立新家长刘丽,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啥是铁栅栏?哦,你说那道银色的大门是吧?我还是第一次听到‘铁栅栏’这个说法哎。我今天才第一次到这来,怎么可能知道这个大门会对我家儿子产生啥影响啊?肯定要等开学了以后慢慢看吧。”王慧说,她和刘丽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赶紧查查从家到新校区有没有直达的公交车。不止是王慧和刘丽,31日上午,记者在立新小学报到处随机采访了5名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大家都表示“没听说过铁栅栏这个事儿,也谈不上影响。”
“离学校的距离肯定是比以前远了,但好在我家俊俊年纪不算小了。从二年级他就能独自坐公交了,男孩嘛,没那么娇气。”刘丽也表示,万一没有直达或者方便的公交车,自己就每天早点起来亲自接送孩子好了,“不是什么大问题,都好克服。”
唯一让王慧心里有点别扭的是,俊俊在学校里最喜欢的班主任刘老师,居然到8月30日都没有通知班级家长,要到新校区报到。“如果不是我30日上午10点多主动给老师发微信询问报到的事儿,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接到通知呢。”
王慧得知消息后赶紧通知了跟自己关系不错的刘丽,两人31日上午来到位于勤惜校内的报到处登记办手续时,跟其他立新的家长一交流才知道,原来还有不少和他们一样没有提前收到通知的五六年级家长,都是30日得到的消息,赶到31日这天上午才来报到。“可能因为班主任自己30日时还在老家不在苏州,才会导致没及时通知吧。反正不耽误孩子9月3日正式上学就行。”王慧后来想想,刘老师自己家里事情多,没能逐一把家长通知到位,也可以理解。
也许是早上太急着出门,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到新校舍只顾着查询到校的路线,王慧都忘了跟俊俊确认一下,是否带好了报到时必备的素质发展报告册。自己只带上了居住证,就骑车带着儿子出发了。结果到了报到处才发现,没有素质发展报告册根本无法报到,还得再回家一趟去拿。“小孩这么大了一点也不上心就知道玩,自己的报告册都不晓得带。大热天这么晒,我还得再跑一次回去拿。”王慧一面向刘丽抱怨,一面责骂俊俊。
不过,新校舍确实很美啊,上午俊俊已经在操场上开心地玩了起来。吃过午饭,王慧撕开一片自己代理的补水面膜敷上,在朋友圈里很快晒出了上午她报到时拍摄的儿子在新校园玩耍的小视频,并配上文字:“儿子的新校园,环境还不错。”再加上两个愉快的表情吧,嗯!相信儿子开学后会认识更多小伙伴的。
勤惜小学学生家长:无奈又无辜
31日晚上7点,勤惜小学二年级小朋友瑞瑞的家长张能,还在公司加班开会,在会议室里他接到了一串来自南京的陌生号码来电。当张能在电话中确认是采访后,他迅速离开会议室,开始向交汇点记者讲述他和其他勤惜家长,这十天以来的遭遇。
“8月20号有家长在微信群里发了立新小学通知报到的截图, 大家才知道这事儿的。”张能叹口气,告诉记者,截至8月31日晚上,姑苏区文教委和勤惜校方并没有给出让家长满意的答复。
“确实,24日姑苏区相关部门就发出了官方回复,回复中称由于勤惜实验小学尚有空余闲置的教室,并且是目前姑苏区唯一符合安置条件的。为保证勤惜实验小学的独立性,将对安置点的学生进行单独管理,并坚持独立运营、独立管理,独立的教学和活动空间。”但这封回复,并不能平息张能和其他勤惜家长的不满。
“因为这是个被动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回复。本身安置立新的消息不是校方主动告诉我们的,是家长们自己获取到的。我们生气了,为了平息我们的愤怒,所以他们才给出这样一个说法。”张能说,目前自己和其他勤惜家长的诉求主要有两点:“第一就是立新能不能另外安置?当然,我们也知道这个请求对现在的情况而言,显然不太现实,因为下周一就要开学了,立新的孩子不能没地方上学。
“那退一步讲,我们还有一个诉求,就是立新能不能在半年以后,另寻去处?现在勤惜小学校方给出的安置时间是四年,但我们家长希望,立新在这儿的时间越短越好。”
说到这里,张能的语气又缓和了下来:“说实话,从人家立新孩子家长的立场考虑,人家都没有地方读书了,你们勤惜的家长还在闹,确实显得不太道德。”
张能告诉记者,他和许多家长都认为,关键在于,既然游戏规则是严格按照学区和户籍所在地入学,那为啥现在自己又带头破坏了这个规则?
“另外,我和其他家长还有个疑问,因为我们看到法院的判决书上注明,强制腾退立新小学原校舍的判决是8月16日公布的。为什么同样是在16日当天,姑苏区文教委就发出了让立新小学家长到勤惜上学的公告?这个安置决定为什么如此之快?”
“而且,有家长在群里说,勤惜校方为区分两校而设置的隔离门(即“铁栅栏”),在8月16日前就已经开始在施工了。因此,我们不能不由此推测,让立新安置到勤惜的决策,很可能是姑苏区文教委和勤惜校方早就达成的共识,而不是8月16日法院判决书下达后才‘仓促’做出的。“张能说。
张能很疑惑,如果姑苏区文教委和勤惜真的在8月份之前早就知道立新要来,那为什么不能再多提前些时间,比如今年5月一年级新生报名前就告诉家长呢?
“勤惜校方不提前告知家长的原因,我猜测有可能是怕影响一年级新生招生,怕有些双学区的学生家长知道此事以后不选勤惜,去读平江新城小学了。(编者注:据勤惜实验小学官方网站公告,勤惜小学施教区范围内, 有一部分小区如万达广场、和润家园、万科金域平江等小区属于双学区,以上几个小区的学生可以任选平江新城小学或勤惜小学中的任意一所就读)。但怎么可能瞒得住呢?”张能说。
“另外,就是姑苏区文教委到底有没有提前做预案,对这个决定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做出评估?这个决定对勤惜、立新双方家长其实都不好。我们家长有知情权吧,凭什么必须接受这种安排?”
张能目前的感受只有四个字:无奈,无辜。
“但事到如今我也没办法,马上要开学了,我家瑞瑞不能不上学吧。”张能坦言,在“隔离门”事件爆出后,勤惜小学确实也在主动作为。
至于有报道中提及勤惜小学校方“近期已经对大部分家长进行了家访,尽量做好解释工作”的细节,张能表示,自己和微信群里的其他400多名家长,大部分并不知道校方有过家访的行动。
最后,张能还告诉记者,今日上午9点,姑苏区文教委将到勤惜小学校内,对勤惜家长召开一场情况说明会。“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一定名额的家长代表去参加这个会。” 张能表示,自己由于有事无法去参加今日上午的情况说明,将在会后第一时间询问其他家长事件进展。
苏州勤惜小学校长:感谢理解与支持
31日下午5时许,记者拨通了苏州勤惜小学校长蒋利军电话,电话那头,蒋校长的语气不卑不亢:“你好,欢迎采访。请您先联系我们的上级主管方,姑苏区委宣传部新闻处朱处长行吗?朱处长与您沟通后,会通知我们是否可以接受采访。谢谢理解与支持!”
随后,记者根据蒋校长发来的短信,拨通了苏州姑苏区委宣传部新闻处朱处长的电话申请采访。由于刚刚过了下午5点半的机关下班时间,朱处长询问了记者的姓名和所属单位后表示,她会马上和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请记者稍等。如果可以采访,会用短信或电话方式回复告知记者。等待半小时未获回复,记者又于当天晚上6点10分左右,再次向朱处长打电话询问是否可以采访,朱处长告诉记者自己还在与上级部门联系,联系好后就会回电告知记者。但截至31日夜里12点,记者仍未得到朱处长的电话或短信回复。
立新小学校长“现在到底在哪,好像没人说得清”
从姑苏区政府24日的官方回复中,交汇点记者注意到,尽管立新、勤惜两校共用一个校园,校舍、操场共享,但食堂并不共用。带着立新小学学生午餐问题如何解决的疑问,8月27日下午,记者以立新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的身份,拨通了姑苏区文教委的电话。文教委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立新小学新校舍里目前确实还没有独立的食堂,勤惜的食堂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也不可能共享给立新。具体就餐问题如何解决,自己也不清楚,她建议记者稍后自行与立新小学校长和老师联系。
30日下午,记者从某知情人士处获取了立新小学现任校长徐兵的QQ号码,十几次无论以记者还是家长身份申请添加其QQ好友,均无法通过验证。随后记者又多方打听徐兵的手机号码和微信,均一无所获。该知情人士31日下午告诉记者,“据说徐兵手机打不通,短信微信留言也不回。他现在到底在哪,好像没人说得清。”
好在立新孩子的午餐问题终于有了答案。8月30日,班主任刘老师告诉王慧,报到时要带上1000元的新学期午餐费。报到处工作人员谢老师表示,“午餐由外面的快餐店送进来,具体是哪里送,怎么送,下周吃什么,我也不清楚。我只负责通知家长开学后在孩子上学时带好餐具,估计学校已经统一安排好了。”
关于此事的最新进展,交汇点记者将继续关注。
(文中王慧,刘丽,俊俊,瑞瑞,张能均为化名)
交汇点记者 樊玉立 桑凤伊 实习生 朱迪齐
编辑: 王建旸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