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图上看,欧洲和亚洲是一整块大陆。这一地区被称作欧亚大陆。在现代的地理学中,欧亚两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黑海、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这一条长线。
从北京自驾出发,可以选择多个地点跨越这条长线。最有名的是从叶卡捷琳堡路过,这座城市有两座欧亚分界线碑,分别建于1837年和2004年。“礼遇中国”自驾车队则是以车里雅宾斯克为起点,翻越乌拉尔山,抵达俄罗斯著名城市乌法。这条路上,并没有看到专门设立的界标。此前为抵达欧洲的那一刻想象了很多种庆祝场景,惟独没想过会在悄无声息中,就从亚洲到了欧洲。
欧亚分界线的确定几经变化。前几次的变更都是根据政治或军事上的进退而调整,现在这条线形成于俄国彼得大帝时期,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塔季晓夫主张以乌拉尔山脉为东部分界线,他发现山脉两侧地区的动植物有许多显著的不同,这一主张随后被国际社会公认,后来经过不断完善,又把发源于乌拉尔山脉的乌拉尔河和里海作为东南部分界线,并且沿用至今。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乌拉尔山里的这条路,也许就留有塔季晓夫的足迹。
跨越乌拉尔山脉是在阴雨中进行的,这样的氛围令欧亚的分界线上的旅程变得安静理性。
正如地理学家和历史学家伟大的发现一样,高低起伏的山中公路,为车里的司机和乘客带了了别样的森林山景。
这里的乌拉尔山势平缓,群山相拥,山脚下河流清澈。正值秋天,以金黄色为主的白桦树披满了一座又一座山坡,也有雪松成群挺立,还有红色枝叶的树木间杂其中。特别是细雨蒙蒙的天气,近处的山坡上升腾着云雾,隔着玻璃窗的乘客,也可以直接感受到多彩山林和草地的清新。
快要驶出乌拉尔山的时候,乌云渐渐散去,夕阳在云朵后面毫不吝啬的散发出光芒。金色的余晖,洒在白桦树白色的枝干和黄色的叶子上,洒在绿色的山坡和黄色的草地上,也洒在正在休耕的黑色田地和远处村庄的屋顶上。一切都变得精致起来,大家轻声拍照留念,担心惊飞了时间,带走了这里的美景。
没有站立在分界线碑前,却在乌拉尔山脉中收获了雨过天晴的心潮澎湃。
山脚下的加油站和停车区,配套的卫生间逐渐干净起来。许多小店出售石头、酒壶、刀具、风景画等特色商品,最显眼的是摆放在门外的不锈钢酿酒器。大多桶形,有的还配有压力表,酿酒器价格不一,最贵的相当于人民币600多元。
接近乌法时,群山退去,道路平坦,尤其是接近市区的车道也变宽了。乌法是“礼遇中国”自驾行的第一座欧洲城市,也是俄罗斯五大城市之一。进入市中心的路上,道路两旁,有许多两层楼高的俄式老房子。老房子的后面,都是拔地而起的高层办公楼或居民楼,显示出这座城市的活力。
乌法与北京有三小时的时差。当地时间早晨6:30,天还不见亮,可能是由于昨晚周末的原因,许多霓虹灯还在闪烁。已经有很多小型的公交车和电车在街道上行驶,公交站台旁的24小时快餐店卖的早点是汉堡。与国内很多城市不同的是,过马路红绿灯能提示到分钟。
乌法室内的公共空间都是禁烟的,抽烟的人往往在室外围着一个垃圾桶,相互递烟或聊天,这其中也有很多女士。
离开乌法的时侯,气温大约5摄氏度左右,风很大,似乎让人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冬天。
路上,指向莫斯科的标志多起来。
交汇点记者 孔德信
编辑: 金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