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这两天,一台听起来“平平无奇”的诗词朗诵会却引来无数转发和网友点赞。没想到,原本大家如此熟悉的苏东坡,结合交响乐、流行乐、芭蕾舞、现代舞等现代艺术形式融合演绎后,却产生了如此奇妙的效果。不信?请看视频吧。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样的“苏东坡”还真是别出心裁吧。制作这台晚会的正是热播综艺节目《见字如面》的制作方实力文化。总导演关正文告诉记者,“东坡艺术节已经举办到第八届,主办方也想创新。经过商量,我们决定用更加世界化的语言传播东坡文化的思路,共同选定了苏轼最著名的代表作《明月几时有》、《定风波》和《江城子》,引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加以重新的阐释,希望能摸索出一条中国古代经典走向世界、成为当代青年流行的新路。这是一次令人兴奋的尝试。”
《明月几时有》变身交响诗《月夜的徘徊》。出场的不仅有扮演成苏东坡的朗诵艺术家徐涛,还有陈铎、胡乐民等艺术家扮演的歌德、普希金、雪莱和松尾芭蕉。这些世界上最杰出的诗人描写月夜的诗句,在贝多芬钢琴曲《月光》的伴奏下,被编织成了浑然天成的同一首歌,相互咬合衔接,一起飞升上天俯瞰大地,一同吟咏别离感叹无常,加上俄罗斯美丽的绸吊演员化身嫦娥,优美异常。
《定风波》的处理同样可圈可点。这首原本“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叙事哲理诗歌,由两获格莱美奖的著名音乐家吴彤专门谱曲演唱,世界音乐风格的演唱过程中,台上当代装束的舞蹈演员演绎的竟然是今天的郊游故事。雷电交加之中,先是一群人狼狈奔逃,然后是几个青年的悠然登场。这些当代青年最后簇拥着歌者,在风雨之中、在雨后灿烂的晚霞之中尽情享受自然的赐予,让苏东坡成了就在我们身边的偶像。
世界音乐的阐释同样具有极强的中国符号。《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哀婉的思念,是由京剧艺术家关栋天带来的,浓浓的国剧味道之中,舞台上出现的是两位芭蕾舞演员,如梦如幻的双人舞精准阐释了苏东坡与妻子相互思念和梦中团员的场景,优美而又撕心裂肺的动作编排让很多观众忍不住留下了热泪。
关正文对记者说,“苏东坡是一个太精彩的人,他不但中国的文化财富,更是世界的精神财富。我们希望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我们也希望今天的年轻人可以更亲近古人。传统文化如果只是仰视,只是作为知识传播,就很难化作我们今天生活的滋养。让古代经典超越时间、跨越空间、活在当下,是弘扬中国文化的目标和使命。”
交汇点记者 董晨
编辑: 许海燕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