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萨克斯坦,如果不了解这里的草原,就不了解这个国度。打个比方,草原就像哈萨克斯坦的客厅,我们走进客厅,所有的好奇心都能得到满足。
所以,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出发,经过阿拉木图,再到巴尔喀什,然后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从地图上看 1200多公里的路程,除去绕行巴尔喀什湖形成了一段弧线,剩下的轨迹,让这条适合于自驾行的路线,完全接近于直 线。拥有丰富经验的司机,据此就能看出这里一马平川的基本特点。用教科书的说法:大部分领土为平原和低地, 西部和西南部地势最低。
这个季节的欧亚大草原比较单调,幸好好客的哈萨克斯坦人,会将自己的房子装扮成五颜六色,蓝色、白色、粉色 、还有金色,为沿途增添了许多乐趣。
更多的乐趣,生活在这片草原的人们,从四千多年前就开始了。
公元前2000年左右,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哈萨克斯坦大草原一带开始变得干燥,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古老的哈萨 克斯坦人开始摸索并发展畜牧业。
当这里的人们开始用矮马、弓箭、弯刀征服草原,形成自己的武装力量时,历史的时针已经指向了公元500年。此时 ,这股力量和今天在草原上遇到的大风一样,捉摸不定,来去自如。
今天,“礼遇中国”跨国自驾行车队路过草原,时不时会看到一些骑马放牧的居民和羊群,他们在夕阳下留下的剪影,就像一幅画被定格在空阔的 大地上。这与两千年前大草原上的纵横驰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草原上的剪影。
公元10世纪中叶,古丝绸之路穿过哈沙克斯坦中部地区的大草原,连接中国和西方,丝绸、瓷器、茶叶、毛皮、香 料,通过草原上的骆驼和马匹,到达各自的目的地。草原成为东西方之间文明交流的必经之地,游牧和定居,看似 矛盾的文化被融合在一起。这也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家奠定了融合发展的历史基础。
“马背上的民族”对马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哈萨克斯坦草原上,骑马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娴熟的骑马技能,从孩 提时代就开始学习了。每年夏天,许多地方会沿袭传统举办赛马节。人们相聚在草原上,顺便逛逛赛场附近哈萨克 包构成的市集,就像是中国庙会那样,热闹极了。
更多的时候,草原上的人们已经不再骑马,拥有了固定的住所和社交圈,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一 点上,从草原上居所的变化就能看出。
如同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年轻的首都那样,草原上的平凡村落成为了大都市,毡房已经很少见到,而那些建筑所 采用的奇特的技术,膜片防水系统,选择式保温屋顶,暴雨水流处理系统,以及滨河道路都是水泥多层结构。
草原上的脚步,与古丝绸之路诞生的时候一样,从未在这个世界停歇。
历史轮转,的确在草原上为人类写下了另一首诗。
交汇点记者 孔德信
编辑: 华夏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