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从明年1月1日开始,原隶属武警北京总队的天安门升降国旗任务将交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任。与此同时另一个变化是,同样在新的一年,此前隶属武警北京总队的礼炮部队也将交解放军。
据官方披露,从元旦开始,升旗任务将首次由人民解放军仪仗队和军乐队执行。可以预期的是,新一年的升旗仪式有望迎来新气象新风采。
这也是继武警部队领导指挥体制变化后,武警改革的又一个新动作——本周稍早前,官方宣布了武警归中央军委建制、不再属于国务院序列。
1
上世纪70年代末升旗任务曾由北京卫戍部队负责
追溯天安门升旗历史,得从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人说起。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作为首任国家主席,毛泽东亲自按下升旗电钮。此后升旗任务就交由北京供电局承担,那时并不是每天升旗,只是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大节日,才会在早晨把国旗升起,晚上降下。
察时局了解到,天安门升降国旗这个任务此番由解放军接替并不是史上首次。此前这支部队在1977年至1982年的5年时间曾由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接任过,当时称“国旗班”,由3个人负责升降国旗。受历史条件限制,当时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升旗仪式,形式较为简单。
现有公开报道显示,北京卫戍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个省级军区,直属中央军事委员会,隶属陆军,管辖范围为北京市,同时是中共北京市委员会的军事部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陆军司令部和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双重领导。众所周知的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就是北京卫戍区的直属部队。
此次改革,也就意味着,隶属于北京卫戍部队的三军仪仗队,在担负迎送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高级将领及纪念、庆典等重大国事活动的仪仗司礼任务外,今后又多了一项国旗护卫任务。
察时局了解到,过去的国旗护卫队和三军仪仗队虽然都属于仪仗司礼部队,但在动作和服装上都有区别,明年1月1日起的升旗仪式将执行哪个标准,值得期待。
2
武警北京总队的前身曾有解放军“血统”
1982年12月28日起,“国旗班”开始隶属武警北京总队,至今已有35年时间,从解放军卫戍区接替过来的国旗护卫任务,当时还只是一个“班”的建制,直至1991年5月1日,才扩编为国旗护卫队。除了负责升降国旗外,护卫队的官兵还担负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金水桥、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迎宾仪式的现场警卫任务。
察时局观察了解到,现有武警北京总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着解放军“血统”,此轮任务的接替更像是一场“回归”。最早它的前身是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北京市总队,1966年年该总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第二师,隶属于解放军北京卫戍区建制。
198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警卫第二师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隶属于武警总队和北京市公安局建制。1991年5月,武警北京总队改称武警北京第一总队。同时,以原武警北京总队一部及野战部队一部合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第二总队。1999年,武警北京市第一总队和第二总队合编为武警北京总队。
自从武警部队接替这个任务后,中国有了第一套规范的国旗升降仪式。原来的2人升旗改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护旗,正步前进。同时,统一了着装,编制出了升降旗的时间表。随着《国旗法》颁布,要求升国旗时必须奏国歌,让升旗仪式更加庄严隆重。
此后,国旗护卫队就由36名武警官兵组成,负责每天升降国旗,他们也被外界称为最帅的神秘部队,也有称为“国旗卫士”。这些武警官兵可是万里挑一,俗称“大长腿”,身高在180至190CM之间。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国旗护卫队队员可不是那么容易,需具备“五功”,即“站功”、“走功”、“持枪功”、“眼功”、“ 展旗收旗功”。
3
中国唯一的礼炮部队已成立33年
此次由解放军接替武警的另一个任务是礼炮。组建于1984年的礼炮部队,是中国唯一一支礼炮部队,此前隶属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礼炮中队,已在京为历年共和国重大庆典和外交活动鸣放礼炮数百次。
据了解,为外国领导人来访而鸣放礼炮的礼仪,我国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1966年后取消,1984年2月后又恢复。
中国的迎宾仪式延续了鸣放礼炮迎宾的国际惯例,开国大典、共和国成立5周年、10周年也都鸣放了礼炮。“文革”中,用礼炮迎宾的仪式被取消,礼炮部队也被解散,直到1984年2月28日,中央军委、外交部礼宾司及武警总部要求尽快恢复礼炮的鸣放,这项任务从此落在了武警北京总队九支队礼炮中队。
截止目前,官方尚未透露礼炮任务具体将由解放军哪支部队负责,答案有待揭晓。
编辑: 刘艳元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