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江苏省两会将在新会址江苏大剧院召开,从而告别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会场——南京长江路上的人民大会堂。这座82岁的民国建筑,不仅记载了江苏省两会的年年召开,更见证了中国近代史的风风雨雨。
它“目睹”过蒋介石当选“总统”,“亲身经历”了蒋家王朝崩溃时的通货膨胀狂潮,更在新生后“聆听”过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报告。背后的“传奇”故事,就由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为您一一道来。
建筑缘起孔祥熙等人建议
南京人民大会堂前身是民国时的“国民大会堂”。顾名思义,这座建筑是为当时“国民大会”准备的。
1933年,国民政府为筹备定于1935年5月召开的国民大会,提出在首都建筑国民大会会场的动议,后因使用国立中央大学礼堂而搁置。1935年9月,国民党要员孔祥熙等5人提议:在首都建筑国民大会堂,可以国立戏剧音乐院和美术陈列馆充用,这样既可作剧场,又可作会场,“诚为一举两得”。南京市方志办研究人员胡卓然说,该提议给了国民大会堂一座建筑、两个定位,后来也都实现了。隔壁国立美术陈列馆同时筹建,并成为中国近现代第一座国家级美术馆,即现江苏省美术馆旧馆。
孔祥熙提案获得国民政府批准。据《南京民国建筑》载,1935年,国民大会堂筹委会进行公开招标。经筹委会评定,设计方案以公利工程司奚福泉建筑师的为首选。不过最终方案是在第一名基础上,结合二、三名长处完善而来。1935年11月23日,筹委会常务主任褚民谊与承建商上海陆根记营造厂签订合同,限期10个月完工。同年11月29日,大会堂奠基。
对比设计图,今日大会堂基本保留原貌。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两层,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外立面是西方近代建筑常用的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划分,檐口和门窗却是传统民族元素。为何最终是中西合璧风格?胡卓然表示,这与1929年《首都计划》有关。这份计划是民国时期编制的南京最完整的一部城市规划,现今南京许多道路、建筑即由该规划为发端。
国民大会堂建设时,正赶上国民政府按规划大建南京。督造大会堂的陶记工程师事务所建筑师李宗侃,根据《首都计划》提出首都建筑“要以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为最宜,而公署及公共建筑物,尤当尽量采用”的原则,对原设计方案作了局部修改,最终形成现有风格,但工程也超支近一倍,营造商中标价是377229元,后国民政府又追加经费365458元。
1936年5月,大会堂竣工。这座建筑属近代剧场形式,坐北朝南,左右对称。主体建筑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分前厅、剧场、表演台三部分,迎街为办公室,两旁为两层休息室,舞台呈前凸半月弧形,月牙型乐池。会堂设2000多个座位,建筑面积达5100平方米,有制冷、供暖、通风、消防、卫生等设施,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会堂。
大会堂见证种种民国乱象
才建成一年,国民大会堂就迎来了全面抗战爆发。1937年日军轰炸南京时,大会堂作为重要地标建筑部分受损,被摄影师通过纪录片记录了下来。
南京沦陷后,这座建筑一直为伪宪政实施委员会占用。据南京师范大学经盛鸿教授《南京沦陷八年史》载,1940年4月26日,汪伪政权在此举行了所谓的“庆祝还都典礼”。而抗战胜利后,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的“首都各界庆祝还都大会”也在此举行。
1946年“还都”时,国民大会堂房屋及内部设施已破烂不堪,国民政府下令加紧修葺。1946年年底修复工程完成,不仅将观众席增至3400多个,还在每个座位后增加了三个表决按钮。1948年,以闹剧的方式,这套表决器用上了。
1948年3-4月,“行宪国大”在国民大会堂召开。所谓行宪,就是开始实行民主宪政,并按照宪法规定选举总统,实行总统制。这是蒋介石为使其统治合法化的一个手段,而“行宪国大”就是工具。
此次选举背后国民党各派系的明争暗斗是近代史上著名滑稽剧,而国民大会堂是重要背景。显然,没人能跟蒋介石争“总统”,“副总统”倒可以争一争。蒋介石属意孙科,而李宗仁也有想法,于是台上台下斗得不亦乐乎。
台湾现今竞选有所谓的“拜票”环节,即政客上街与百姓握手拜托投票,其实当年“副总统”竞选就已有了。
“国大代表”黄炳寰回忆,当时每天开会前和散会后,李宗仁夫妇均在国民大会堂门口笑容满面地与素不相识的代表们一一握手,频频施礼,“其亲热的表情,绝不逊于久别的至亲近友。”“国大代表”共2000多人,李宗仁夫妇每天握手至少2000次。这手段确实有效,像黄炳寰就说,他本已确定投票对象,也决定视情形改投李宗仁。
后来李宗仁如愿险胜当选“副总统”,“蒋总统”当然很不高兴。其间的龌龊,在著名明星电影《建国大业》中即有反映。该片宣布“蒋中正当选”的历史瞬间,就是发生在国民大会堂。
“国大代表”打架闹场等种种乱象,当年也在国民大会堂上演过。
1948年4月22日“国民大会”一份报告就提到了这么一次打闹。当天下午6点讨论设置特种委员会问题时,因为会场代表纷纷离席,不足法定人数,大会主席宣布散会。不料江西等省代表坚决反对,奔向主席台质问,“并有高喊打主席者,情势甚紧张,秩序大乱。不幸在纷扰中,代表又与新闻记者发生纠纷”。所谓“纠纷”恐怕是春秋笔法,报告后称“几酿成流血事件”,看来这架不但打了,还打得不小。
“亲身经历”国民党财政崩溃
国民大会堂经历的民国乱象还有很多,比如曾经上过金圆券,“目睹”过国民党金融大崩溃。
金圆券是解放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发行取代已贬值得厉害的法币的,因此票面样式就要和法币有所区别。这款钞票设计深受美钞影响,正面也用人物头像,背面是知名建筑。作为民国有代表性的新建筑,国民大会堂就曾出现在金圆券的背面。
正面头像也值得一提。后期金圆券15种面额正面是蒋介石一人“包版”,早期版除了孙中山、蒋介石外,还有一位林森。此人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二次下野后继任为名义上的国民政府主席,实权当然仍操于蒋。
这位林森和国民大会堂关系不浅,不仅民国时大会堂门头是他所题,门前1946年后也由国府路改名为林森路。解放后,林森路改为长江路。
金圆券滥发造成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大量城市中产阶级破产,国民党反动政府由此民心大失而迅速落败。国民大会堂也因此获得了新生。
党的两代领导核心曾在此讲话
1949年,解放军几乎兵不血刃下金陵,国民大会堂等建筑也得以免遭兵火。董必武曾对此高度评价:“像伪总统府、伪国民大会堂以及中山陵、各学术研究机关、学校等都相当完整,无重大破坏,这是南京市军管会、市人民政府执行政策正确的结果。”
最初进驻国民大会堂的是35军文工团。《中国歌剧大事记》记载,解放一星期后的4月30日,该团就在此演出歌剧《白毛女》。后大会堂由南京市人民政府管理,改为南京人民大会堂。大会堂何时改名的呢?胡卓然认为当在南京解放后不久。因为据《粟裕年谱》载,1949年8月1日,粟裕发表庆祝八一建军节大会讲话的地点是南京人民大会堂。
此后,大会堂就成了江苏省和南京市举行重要会议、庆典和演出的场所。
这里首先见证的是1949年5月1日,解放区与地下党3000余名干部的会师大会。南京市军管会副主任宋任穷主持会议,宣布中共南京市委成立,刘伯承、宋任穷为正副书记。邓小平在会议上作报告,其中一些话至今仍不过时,他说:“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历尽无数艰难曲折,牺牲了成千上万的先烈,光在南京雨花台被杀的就有十余万人。……进城后,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犯了错误对不起先烈,就应该到雨花台去检讨。”
邓小平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作报告还有多次。1949年9月17日,他在南京市支书及排以上干部党员大会上作《论“忠诚与老实”》的报告——对党要忠诚老实,也是现今中央对“做合格党员”的要求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也曾在国民大会堂开过会。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在此给苏皖沪及南京军区的党员干部作了近两小时的重要讲话,其中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和2013年启动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看,很多党的基本工作方法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
成为省市重要会议首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驻宁党政军单位诸多重要会议均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江苏省的党代会及两会了。
省党代会方面,1962年12月15日,毛泽东在大会堂接见了出席江苏省第四次党代会的全体代表及省市机关、部队和厂矿企业的干部。2016年11月举行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仍选在这座建筑中举行。
江苏省人代会一开始就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下图是1954年8月5日,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会议记录,其中记载会场为“南京市长江路人民大会堂”。这里还见证了新中国第一位女省长的诞生。1983年4月29日,江苏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在此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46岁的顾秀莲被选为省长。
现今,省两会惯例是政协会期早于人代会一天,最初不是这样。江苏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是1955年召开的。这次会议会场也在人民大会堂吗?看上去似乎不是。南京博物院原院长曾昭燏日记记录,这次会议在“省人民委员会礼堂”举行。胡卓然说,省人民委员会相当于现今省政府。综合当时省政府和省政协都在长江路292号“总统府”办公来看,会址很可能是总统府内的礼堂。
军方一些重要活动也选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在授予元帅军衔及勋章典礼大会在京举行后,各大军区也先后举行授衔仪式。11月29日,南京军区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授衔、授勋典礼,刘伯承、陈毅参加仪式。刘帅代表周恩来总理为许世友、唐亮、叶飞等南京军区98位将官授衔。上世纪90年代初警衔制实行后,江苏省政府也在大会堂里举行过授予人民警察警衔仪式。
党政军一些重大庆典通常也在此举行。如1997年7月1日,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江苏省暨南京市庆香港回归大型联欢会。2007年7月31日,江苏省政府、南京军区政治部、江苏省军区、南京市政府在大会堂举行庆祝建军80周年军民联欢会。
省两会有了新会址,市两会还在这里
各种重要活动之所以青睐这座建筑,一大原因是城内长期没有较大的礼堂。民国遗留建筑除国民大会堂外,主要有国立中央大学礼堂、“总统府”礼堂及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这几座建筑容量不够,内部设施亦不如人民大会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兴建的如白下会堂、大行宫会堂等礼堂建筑不多,体量也比较小,所属单位也比较复杂。盘点下来,只有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重要活动场所最为合适。
建成以来,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无数高光时刻。江苏省两会期间,这里也是数千万江苏人目光聚焦的地方。今年,它可能要变得寂寞一点了——今年省两会将首次在江苏大剧院举行。
江苏大剧院建筑总面积27万平方米,有2280座的歌剧厅和2711座的大综艺厅,附属配套设施完备。这一省内最大的文化工程,用来进行重要会议非常合适。
其实今年江苏省两会前,大剧院已举办过类似重要会议。去年7月,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在此举行开闭幕大会,会上选举吴政隆为江苏省省长。会议的圆满结束,显示大剧院完全胜任新会场。而坐落在河西新城的新会址,也将给交通组织带来更多方便。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南京人民大会堂,于去年6月12日首次对公众开放参观。这并不代表它“功成身退”,作为南京市政府直接管辖的建筑,这里还承担着举行南京市两会的任务。这不,今年1月20日,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此开幕。次日,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也在这里召开。
交汇点记者 陈月飞
编辑: 周莉娜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