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声色,已是绝色。纷扬了数日的大雪,今天在江苏按下了暂停键。积雪阻路,“一夜雪无”。江苏的美,因为人情的点染,有了世间最熙暖的画意;长桥扶霜,梅枝藏香。江苏的美,匆匆一瞥,却成了世上最惊鸿的回眸。
若问这场雪江苏哪里下得最大?根据@江苏气象的统计,是无锡的宜兴。“楹联江苏”第四辑的十佳春联,来到的正是素有“江南腹地”、“太湖明珠”之称的无锡。一朝梁溪雪,半醉清梦间。现在就跟着小编一起去十佳春联无锡篇中,领略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吧!提前剧透一下, 今天选出的佳联都是大咖所作哦——
无锡十佳春联:
(一)
春天欣自梅园始;
慧日喜随大佛悬。
作者:(无锡)袁宗翰
【舒贵生点评:此联借无锡梅园和灵山大佛,写出无锡之春,梅花绽放,报道新春开始,惠风和畅,慧日长悬,灵山大佛给人们带来吉祥幸福安康 。作者系诗词联赋专家,无锡市楹联学会会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不愧为大手笔 。】
小编回想起曾看过史料介绍,一个绵延千年之久的故事从文字中穿越而来,说灵山本是太湖边上一座很普通的山,名字也甚普通,叫马迹山,简称马山,那一年,唐代高僧玄奘自西天取经归来,游历东南,泛舟太湖,见马迹山钟灵毓秀、风光迤逦,与天竺释迦牟尼说法处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将其命名为“小灵山”,并由其弟子开宗立派,这便是灵山这个胜境佛地的来历。泡在悠久历史中的地方总是充满沧桑与传奇,灵山也不外乎如此,千年古刹几经兴毁,风雨沉浮,时至1997年,经多方努力,灵山大佛耸立而起,屹然矗立,灵山胜境之名就此蜚声中外。
(二)
疏影横斜花世界;
清芬馥郁米家乡。
作者:(宿迁) 张修顺
【舒贵生点评:无锡有梅园,又是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疏影横斜”,代指梅花、梅园,花世界,米家乡,对无锡的特征进行了诗意表现。清芬馥郁,既指梅,也指米,还指无锡的芳名美誉。给读者许多诗意的联想。堪称含蓄典雅而清新流畅的春联佳作。】
梅开时节,恰是寒冬;梅谢之时,正是春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这是陆凯给友人的礼物,这是梅花给春天的礼物,这也是季节给人生的礼物,这样的馈赠是何其郑重!看这楹联中的梅花,凝神处恰显千姿,无言时似有万语,移步换景,意境真的很开阔啊!
(三)
鼋渚春风吹浩荡;
梁溪瑞霭聚祥和。
作者:(南京)李行敏
【舒贵生点评:作者也是诗词楹联专家,江苏省诗词协会原秘书长、江苏省楹联研究会副会长。此联借无锡鼋头渚太湖和梁溪作为无锡的代表元素,用“春风吹浩荡”和“瑞霭聚祥和”来表现祥和喜瑞的春节氛围,对仗工整,贴切典雅。音韵流畅,富有诗情画意。】
鼋头渚是太湖的一个岛。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湖面上,凌然出现一座岛,岛上有山,岛屿四面湖水围绕,垂柳拂岸,蒲草丛生,湖面上飘着浮萍,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日本友人曾有过"太湖充满温情和水"的赞美,太湖有太多的传奇,越王勾践、范蠡等,让无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四)
琉璃万顷太湖美;
烟雨无边锡惠春。
作者:(泰州)王庆农
【舒贵生点评:作者也是江苏联坛高手,泰州市楹联会副会长,在全国诗联大赛中经常获奖。此联写太湖、锡山、惠山,借无锡的山水风光,春风春雨,来描绘无锡的无边春景,境界开阔,韵味深厚,令读者为之感染陶醉。】
无锡展开了一幅古代江南所特有的古老画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这里经过,其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其繁忙景象让人一下子就想到了“清明上河图”,而小编亦仿佛置身其中,随着人潮涌动,乐此不彼。远处南禅寺的钟声依稀在耳畔响起,恍若回归古代。
(五)
春风酿出太湖美;
新岁添来水蜜甜。
作者: (常熟)王建康
【舒贵生点评:无锡太湖边,盛产阳山水蜜桃。此联以此为亮点,诗意的点赞无锡太湖和水蜜桃及新时代水蜜桃一般甜蜜的生活。上联的春风酿出太湖美酒,和下联的“新岁添来水蜜甜”前后呼应,构思精巧,诗味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有一种甜蜜,叫我是无锡人!在口味上,无锡人执着的选择了“甜”。至于如此嗜甜的原因,大概是一个至今都难以解开的迷。阳山水蜜桃,青里泛白,白里透红,光让人看了就口水直流,剥开水蜜桃,忍不住想咬上一口,咬了一口又想要第二口;这里的大浮杨梅,紫盈盈的,咬上一口,又酸又甜。正宗的无锡酱排骨,糖的分量几乎要占到排骨的十分之一。这在中国的其他食客们看来,实在是难以理解的事。不说了,小编口水直流……
(六)
春风碧浪名湖景;
清韵紫砂妙玉心。
(南京)刘 晓
【舒贵生点评:作者系多才多艺的诗联书画家,诗联高手,在全国诗联大赛中经常获奖。此联对无锡太湖美景和宜兴紫砂工艺,给力赞扬。妙手点金,清词磨玉,对仗工切雅丽,音节流畅,很有画面感和节奏感。】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此乃宋朝杜小山的一首诗,名《寒夜》。寒夜客来,炭火初红,院外冷月清辉,梅映窗纸,此时煮水烹茶,围炉品茗,或闲敲棋子,或操琴弄筝,茶烟琴韵,良朋知己,真乃令人向往之雅趣!
(七)
鼋渚樱开千丽景
太湖潮拥一明珠
作者:(无锡)蒋东永
【舒贵生点评:无锡太湖,江南明珠,太湖畔有鼋头渚樱花园,春来花放,丽景千重,一片花海。太湖风清,春潮荡漾。春山春水,春风春雨,春浪春潮,春光春色,尽在其中矣。作者是盲人联家,获奖专业户,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多次在全国联赛中获大奖,两次到中央电视台领春联奖。2017年荣登中国好人榜。可喜可贺,可钦可敬!】
无锡因太湖而扬名海内外,一看到太湖,就有一种心胸开阔的感觉,心里的不愉快也顿时烟消云散。无边无垠的湖水和一望无际的蓝天相接,有一种水天一色的画意。俗话说“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鼋头渚风光山清水秀、浑然天成,为无锡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八)
春归吴地梁溪绿;
鱼跃太湖日子红。
作者:(无锡)于洪珍
【舒贵生点评:作者为无锡著名女楹联家。此联同样写梁溪太湖,但视线觉度不同,构思匠心独具。春归无地,是春天回归到吴地的意思,梁溪绿,即春风又绿江南是也 。鱼跃太湖,应是鲤鱼腾跃,日子红,红鲤鱼红日子相映生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层奋发向上、大展宏图的意义在焉。这样的春联,有喜气,有正能量,值得提倡。】
无锡的别称梁溪,民间传说与东汉名士、「举案齐眉」的主人公梁鸿有关,梁鸿曾隐居无锡、葬于无锡鸿山。不过事实上,是因为这条河水古时极狭,在南北朝梁大同时期重新疏浚拓宽,故名梁溪。(可见《吴地志》)是不是很有韵味呢?
(九)
雪舞陶都,古城丰岁;
爱盈溪氿,嘉树迎春。
作者:(宜兴)吴开荣
【舒贵生点评:作者为无锡市诗词楹联会副会长,宜兴市诗词楹联会会长,也是诗联高手。此联写其家乡宜兴,宜兴是洞府陶都,茶山竹海,远近闻名。最近下了一场大雪,给诗人联家带来灵感,“瑞雪兆丰年”“丰年好大雪”,于是有了上联的古城丰岁 。下联的溪氿为宜兴地名荆溪和东氿、西氿的合称。爱意春风,盈满溪氿。春暖宜人是也。】
新年伊始,太湖名城无锡传来好消息: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0511.80亿元,跻身“万亿之城”行列。这是量的提升,更是质的跨越。新时代的滚滚大潮中,一个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无锡”呼之欲出。
(十)
春涨太湖,碧水长天辉旭日;
画开仙境,玉街琼苑胜蓬莱。
作者: (泰兴)赵天林
【舒贵生点评:此联意境优美,对如画的太湖和无锡风光,尽情描绘。太湖的春潮涨了,碧水长天与旭日丹霞相映生辉。无锡市区的玉街琼楼,锡山惠山的花林阆苑,与太湖内的三山,融为一体,仿佛蓬莱仙境。试想,在这样仙境中生活的无锡人民何其美哉!更逢新春佳节,祥和喜庆,不亦乐乎!】
无锡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河埠石阶,与北方到底不同。江南是水乡,到处是水当当,水汽氤氲。无锡人就这样给水滋养着,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日子一天天细水长流,眼神便多了些安稳和静气。茶余饭后,无锡人热衷于“慢生活”:太湖公园散步,遛狗,打太极拳,坐在太湖边聊天,吹风、发呆、冥想,一切由人。夜已阑珊,湖水潋滟着古城点点灯火,无锡人一代代薪薪相传,便是这样一点点沉浸下去。
怎么样,十佳春联里的无锡是否满足了你所有的江南情怀?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本次“楹联江苏”征集活动得到江苏省楹联会、各市楹联会专家学者以及众多爱好古典文学的网友的关心与支持,目前参与人数已愈万人!是不是棒棒哒?更多十佳春联请继续关注“楹联江苏”下一辑哦!“谁最江苏?”咱们春联见!
扫码加入新群聊吧:
交汇点记者 朱威 /文
美编 郑玲玲/制图
编辑: 华夏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