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1月26日下午,南京市西康宾馆九号楼多功能厅洋溢着喜庆气氛,《雨花》创刊60 周年座谈会在此隆重举行。省内外著名作家、批评家、编辑家代表以及在《雨花》工作过的老同志等100余位文学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为这本著名的文学刊物“贺寿”。
《雨花》杂志创刊于1957年,是江苏省创办的第一本省级文学刊物,也是建国后全国最早创办的几家文学期刊之一。60年来,《雨花》杂志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新时期以来,刊发了一大批影响广泛、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新时期生活的优秀作品,一经《雨花》刊发,即在文学界引起巨大震动和强烈反响,并荣获诸多重要文学奖项。
《雨花》杂志一直以发现和培养江苏文学新人、介绍和展示江苏省的文学实绩、推动和繁荣江苏文学事业为己任。从1978年10月起,开辟了“雨催花发”栏目,专门推介青年作家及其作品;在八九十年代,不定期推出“中青年作家专辑”“女作家专号”“青年作家专号”,持续召开青年作家作品研讨会,推出了一批如今已经成为江苏文学中坚力量的作家作品;设立《雨花》文学奖及其他各种奖项,奖掖优秀原创作品。2016年,为打造文学苏军新梯队,创新文学人才培养模式,“雨花写作营”应运而生。这项具有高瞻远瞩的创新性举措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修筑了一条文学高速铁路。同时,《雨花》坚持栏目创新,推出了“大散文”“新世说”“新叙事”“世纪末文学丛谈”“毕飞宇工作室”等品牌栏目,刊发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因此,《雨花》杂志也被誉为文学苏军成长的摇篮。 座谈会上,还颁发了第二届“紫金•江苏文学期刊优秀作品奖”——《雨花》文学奖。朱山坡的短篇小说《推销员》、罗望子的散文《小县城》、夏坚勇的散文《文章西汉两司马》、马铃薯兄弟的组诗《马铃薯兄弟的诗》、费振钟的报告文学《竹泓镇——工匠与手工业》等五部作品获奖。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阎晶明:《雨花》杂志在江苏文学界,包括整个中国文学界不可替代的作用,出了那么多好作品,培养了那么多的作家,这些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如今,文学刊物在作家心目当中的地位,比前几年又要增加了好多,提高了好多,就是大家最后还是发现文学还是要有标准,还是要有规范,还是要讲门槛的。所以现在很多作家又把自己心仪的作品拿到刊物上发表,并不是到其他地方发布,这就是新的趋势。所以文学期刊非常让人欣慰,包括中国期刊协会动员发表的时候,两本书几篇文章已经完全不能作为一个硬性标志,但是有一个很强硬的标志,作为写作者首先要看数量,同时还要看你在中国最有名的刊物上,最重要的文学刊物上,至少是正式出版的文学期刊上,你发表过多少作品,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我觉得这在客观上也文学期刊提供了一种保证或者是资源。
现在你看我们刊物里面,不少千字千元,千字八百、千字五百的稿费。稿费的普遍提高,也使的我们整个期刊的运作,包括对作家的吸引,包括发表的作品受尊重感都得到提升,这些确实很重要。社会氛围越来越来有利于文学生态健康发展,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学生态,文学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关键时刻。
江苏省作协党组书记韩松林:《雨花》杂志是江苏省创办的第一本省级纯文学刊物,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创办最早的几家文学期刊之一。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雨花》杂志率先刊发了一批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新时期生活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一经刊出,即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斩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图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翻开《雨花》杂志,可谓名家荟萃、群星璀璨,几乎每一位活跃于中国当代文坛的作家,都在《雨花》留下了他们的身影,《雨花》杂志和同时期创刊的其他刊物一起,见证了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光辉历程。纵观《雨花》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办刊特点:一是放眼全国,不拘江苏。二是重视名家,不薄新人。三是坚持品位,不忘读者。四是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六十年来,一代代“雨花人”,坚守、执着、勤奋、智慧,著下江苏文学编年史上的一页页华章,为“文学苏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
交汇点记者 贾梦雨
编辑: 许海燕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