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都说入秋后的江苏,美得像画儿一样,然而,这样的美景似乎随着冬季雾霾天的到来而难以持续了。
这两天,雾霾再次登场,江苏上空就像蒙上了一层灰色的滤镜。12月3日20时起,江苏启动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今天上午8时,江苏沿江8市除南通外,均达到重度污染。12月4日15时,江苏多数城市空气质量转好,全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众所周知,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污染排放量、气象因素等条件相关。刚刚过去的一个月中,江苏雾霾天情况如何?今冬江苏防霾形势怎样?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江苏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有哪些举措?交汇点记者进行了采访。
未来十天江苏还将有两次污染过程
4日下午,记者采访了江苏省气象台环境气象专家刘端阳,刘端阳告诉记者,过去一个月中,江苏的雾霾天气污染比往年程度轻,而且污染物中来自华北地区的外来污染物输送比较多,江苏本地的排放比跟往年相比少了很多,这与江苏本地的环境治理力度加大有很大关系。
刘端阳说,未来十天,江苏在12月7-8日以及12月12-13日还会迎来两次冷空气,到时候冷空气会把华北地区的污染物输送到江苏,另外加上本地小范围污染物的积累,江苏会再次迎来两次污染过程。
对于今年秋冬季节的空气质量,很多气象和环保专家并不乐观。江苏省环保厅大气环境管理处处长刘晓蕾表示,秋冬季是一年中气象条件最不利、区域性霾污染天气容易频发的时期,而今年的气象条件尤其不利。受北极海冰融化面积扩大、太平洋海温变化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冷高压可能弱于往年,冷空气强度可能较弱,易形成静稳天气。同时,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增强,可能导致秋冬季的气温较高、湿度较大,加速PM2.5等污染物的生成。
重污染天来袭,江苏启动最严督查
昨天,江苏13市均出现不同程度污染,其中徐州AQI指数一度接近300,盐城、淮安等地也出现中度污染。12月4日,我省13个设区市空气质量以中度污染为主。
进入全年的最后一个月,同时也是大气污染防治形势比较严峻的冬季,为了保卫蓝天白云,江苏将使出怎样的“洪荒之力”?
3日下午,省环保厅召开紧急会议,组织相关处室和各督察专员办部署2017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省级驻点督查,会议要求:“全面启动冬季蓝天保卫战驻点督查行动,13个督查组明天一上班就出发,直赴企业、直奔工地,特别是要加强对徐州、扬州、镇江等重点地区的督查督办,所有督查组在午饭前必须全部沉到一线。”
记者了解到,4日,江苏省环保厅已经派出13个督查组约40人奔赴各设区市开展2017年冬季蓝天保卫战驻点督查行动,截止目前,已督查48家污染点源。 “从以往的专项督查升级为此次的驻点督查,从过去的听汇报查台账强化为现场督办,体现了环保部门对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的力度和决心。”省环保厅相关人士表示。
此次督查内容主要包括煤质控制、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油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各类尘源控制整治、重点区域环境整治、道路保洁及重污染天气应急等。
保卫蓝天,江苏各地纷纷行动
为保卫蓝天白云,江苏各地纷纷开启最严监管,错峰生产、停产、曝光、问责多措并举,确保老百姓身体健康和安全。
南京市启动《南京市冬春季节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管控方案》二级防控措施,要求各区、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经济开发区以及相关企业、工地,严格落实要求:钢铁、石化、化工企业进一步限产减产直至停产;拆迁、土方施工全面停工;水泥、沙石、混凝土生产和运输全部停止。管控措施主要是重点污染企业停产,重点行业减产。
泰州要求严格落实《2017年泰州市秋冬季空气质量攻坚方案》要求,加大对燃煤锅炉、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强化各类建设工地、拆迁、土石方作业、物料堆场的抑尘措施,对不符合要求的实施停工。市大气办将对各区、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度,严肃通报存在问题。
徐州要求,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全力做好驻厂监管工作,确保限产措施落实到位、污染设施正常运转。督查组要加大督查频次,特别是污染天气出现期间,要实施不间断督查,确保管控企业停限产落实到位、各类工地停工到位。对于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交办属地政府并跟踪督查,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影响全工作大局的要提出问责建议。
淮安要求各县区、管委会和市各有关部门立即部署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相应提升等级应对。市大气督查组要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进行检查通报,提前“削峰”调控,最大程度降低不利影响,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确保实现国家“大气十条”目标和年度环保约束性指标。
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苏州决定调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苏州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工作人员表示,从苏州近几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细颗粒物的源解析情况来看,对PM2.5贡献率最大的是燃煤,占比大约是30%,通过这一举措,会大大削减燃煤消费总量,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当然,守护蓝天,人人有责,如果遇到雾霾天,我们也呼吁小伙伴们放弃开车,乘坐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
编辑: 顾志铭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