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2017年江苏省快递业务收入408.2亿元,人均业务量达45件。快递高速发展之余,也面临着快递配送不及时、快递服务质量差等现实问题。为了提升江苏快递配送效率,记者3日从江苏省邮政管理局了解到,省商务厅、公安厅、邮管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发展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要在推动快递三轮车规范通行等多个方面提升快递配送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江苏快递业高质量发展。据悉,年内江苏省各主要城市快递三轮车将实现“统一标识、统一车型、通一管理”。
电动三轮车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在快递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成为国内快递收寄和投递服务的主要运载工具。以苏州为例,该市2.8万快递三轮车承担着70%的投送任务。但近年来,由于在牌照发放、道路通行、运营管理等方面缺乏明晰的法规和管理制度,快递电动三轮车在全国多个城市通行受到诸多限制。江苏省此次发布的通知明确显示,今年要着力推动江苏快递三轮车规范通行,推广苏州、宿迁等地工作经验,实现末端配送快递三轮车“统一标识、统一车型、通一管理”。
记者3日从苏州邮管局了解到,去年底,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苏州市邮政管理局联合发布《苏州市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规范管理的实施意见》,首期苏州全市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配额为1万辆,未来苏州全城总量控制在3万辆内,基本覆盖所有快递员。苏州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苏州目前对这些车辆实现“统一标识管理、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统一规范使用管理”,统一邮政快递电动三轮车技术标准、颜色、标识的统一标准和编码规则、备案证等,还要求企业为所使用的邮政快递电动三轮车统一购买交通意外保险,每辆车保额高达百万,提高寄递运输车辆和人员的安全保障。据悉,目前苏州市快递三轮车已经实现了“一牌、两证、三平台(车辆防伪硬牌、三轮车通行备案证、驾驶人交通安全活动卡、三级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建设,按照“放管结合、行业自治”的原则,全面规范了苏州市邮政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管理,建立总量控制、源头管控和路面联动的车辆管理模式,破解“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此外,江苏省将优化城市配送网络,鼓励建设相对集中的公共配送(分拨)中心,支持仓储、零担运输、电商、邮政、快递等各类企业共建共用。在推进智能服务终端建设方面,江苏省贯彻住宅智能信报箱建设标准,制定智能信包箱、智能快件箱运营管理服务规范,规范智能服务终端的管理。根据通知,江苏省还将创新农村物流模式,推广徐州沛县等地农村共配模式,鼓励邮政快递企业设立第三方共配企业开展乡镇到村的邮、快件运输。依托农村电商平台,培育和建设一批快递业务量百万、千万的“快递+”特色农产品项目。
交汇点记者 朱秀霞
编辑: 金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