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打造“粮油品牌”不光为了提升美誉度,更为产品安全、标准口感提供了保障,12月1日,交汇点记者从中国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大会分论坛——江苏好粮油专场推介上获悉,江苏将“以稻为盟”,打造江苏大米省域品牌:“苏米”。此后,无论是产品标准,还是营养成分等,“苏米”都将有统一的规范。
“粮油品牌”让“江苏味道”飘得更远
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美誉的江苏,不仅坐拥青山绿水,更被赋予了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如何让“江苏味道”飘得更远?分论坛上不少业内专家碰撞观点、分享所得。
会上除了宣布江苏打造省域品牌“苏米”,通过统一产品标准、包装、宣传,建立严格的管理体系,强化品质指标、安全指数、营养成分外,专家们还就近年来江苏农业科技的创新举措进行了分享。
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董事长宗兆勤首先用一个最新数据,说明了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农业部示范企业,目前农垦米业的农田可追溯面积已达到72.6万亩。”宗兆勤介绍,该企业打造的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模式,确保了“每一粒”苏垦大米从农田到餐桌每一生长过程,都可以被追溯。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创新工艺”越来越成为粮食企业竞争的核心。苏州硒谷科技尹雪斌博士在现场介绍,目前我国“功能农业”发展迅速,这也将成为粮食行业侧供给改革的一条新路径。“例如我们在泗洪打造的功能稻米小镇,就盛产着网红富硒米。”尹雪斌表示,这一小镇也成为集体性的功能样板区域,不仅利于形成聚合效应,也更利于技术研发。
江苏省粮食集团副总濮兴生则自豪地表示,经过全方位、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该企业生产研发的“苏中制粉”不仅成为“扬州包子”等江苏名牌产品的专供制粉,更以55万吨的年产量大量销往东南沿海等地。
近年来,江苏粮油加工企业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链条,以管理创新整合产业链条的发展新思路,2016年全省粮油工业年生产总值和销售收入双超2500亿元,稳居全国前列。目前,江苏共有11个粮油企业获得“中国名牌”,118个粮油产品获得“江苏省名牌”。
机器人取代“稻草人” 科技之光绽放在各个环节
机器人可以代替“稻草人”,实现想象不到的巡检功能,你有想象过类似有趣的场景吗?记者从当天的分论坛获悉,目前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研发出全国首个粮食行业智能机器人,具备全天候远程监控、机动自动巡防、熏蒸药剂泄露监测等多种功能。
江苏粮油的“科技之光”已经绽放在全领域各个环节。“例如在收储环节,江苏正积极研发不少节能环保的储粮新技术、新工艺。”现场专家举例表示,目前气调储粮、食品级惰性粉防虫、粮库屋顶光伏发电、水源热泵低温储粮等技术工艺在众多库点投入应用。
“加工环节”也越来越频繁地运用了创新科技,镇江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公司采用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豆粕为原料,生产大豆肽等具有自主专利的衍生食品,用于制药中间体、术后恢复健康食品、亚健康人群保健用品等,附加值高,市场前景非常好。
在粮食流通管理方面,记者获悉,“智慧苏粮”已历经十年历程。江苏在数字粮库建设基础上,与航天信息等单位合作,建设了粮库出入库信息系统,在全国粮食行业率先实现仓储智能化升级,建成全国第一个基于云架构的省级粮食综合信息管理平台。2017年秋粮收购季,江苏省粮食局联合中科怡海公司开发了“满意苏粮”APP,这是国内第一款全省域推广、专门为农户售粮服务的手机应用。
论坛现场,包括省粮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益海嘉里(东莞)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签订的“江苏优质小麦种植采购合作协议”、盖特(中国)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与吉林省辅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糯玉米种子繁育、种植、购销协议”等在内的多项江苏与省外的“大订单”悉数落地,将为江苏粮油创新汇智聚力。
盐城弱碱米打响健康营养好品牌
“盐城稻米产业生态环境优势独特,“盐城好大米”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品牌效应日益放大,“除“射阳大米”、“建湖大米”、“阜宁大米”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外,“滨海大米”、“大丰大米”也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省级名牌增加到5个。”盐城市粮食局局长崔成富告诉记者。
盐城是江苏面积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市,粮食资源得天独厚。在中国江苏•现代农业科技大会盐城好大米专场推介会上,全国稻米研究专家张洪程院士这样评价盐城的大米:“空气好、水源好、土壤好!”。
“盐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丰沛,空气质量指数排名全国靠前,土壤含钾量丰富,土质蓄水透气性好,适宜水稻种植,大米呈弱碱性,富含维生素及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长期食用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改善亚健康体质。”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水稻研究室副主任朱国永,很高兴地推介起盐城大米。
盐城市粮油质量监测中心金晓林主任则介绍,盐城市连续多年对本地产的稻米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其质量、品质和安全性指标符合国家标准,特别是食味品质、粘稠度等优于国家标准,“稻米富含维生素B1等多种营养物质,铁、锌、钙、磷等微量元素,钾、钠、钙等碱性元素含量均超过国家标准,而且PH值保持在7.5~8.1之间。”
“我一天要吃三顿大米饭,到现在身子骨都很好,盐城大米‘赛金钢’。”会上,盐城市盐都区秦南镇103岁老人葛素英专门请家人传来一段视频,主动要求为家乡大米代言。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盐城目前人均预期寿命高于全国水平,传染病发病率、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远低于全国数据,各项健康水平为全国较上水平,这离不开常年食用弱碱米的保障。
推介会上,盐城市粮食局代表全市粮食企业与南财大、江苏科技大学签订了科技合作、人才培养协议,还签订稻米购销合同14份,购销总量22.2万吨,签订大米加工及深加工项目6个,投资总额达11.2亿元。
交汇点记者 王梦然 王拓 张宣
编辑: 金勇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