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午,朝韩元首在三八线会晤,这一历史性时刻上出现了一支看上去格格不入的队伍。这支身穿古代盔甲的韩军仪仗队护卫两位领导人从军事分界线徒步走到板门店广场,并获得了两人的检阅。也许韩国人会对这支彰显传统文化的仪仗队很自豪,但作为军队形象和军队历史的代言人,这支复古仪仗队完全复古得不知所云。
世界上并非没有复古仪仗队,实际上不仅有,而且非常多。比较著名的有英国的皇家近卫步兵,他们头戴拿破仑时期流传下来的熊皮帽子,身穿猩红色传统军服,唯一比较现代的只有肩上的SA80突击步枪。海峡对面的法兰西共和国卫队,其起源也是拿破仑时期。该卫队的百余骑兵曾在习近平主席等我国国家元首访法时,担任沿途护卫任务。法国总统马克龙前段时间访华,还特意赠送了该卫队的骏马给习主席。
但是必须指出,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复古仪仗队,都是历史上有过光辉战绩的,其身上大到军服,小到军衔配饰,全都有传统可追溯、有故事可说。虽然这些老牌帝国如今衰弱了,但这些仪仗队正经是可以代表其军队形象和光荣军史的。
这种大致在拿破仑时期前后的仪仗队,欧洲各国大多都有保留,比如瑞典的龙骑兵卫队。别看现在该国严守中立,当年也是“祖上阔过”,正经的欧陆强国。梵蒂冈的教皇卫队复古得更厉害,至今还身穿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军服,手持古老的斧枪站岗。梵蒂冈虽小,教皇卫队可不好相与。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的军队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最后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对主人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教廷的信赖。从此,教廷卫队便只招收瑞士人。今日别看人家穿得跟油画里一样,其实也接受严格现代军事训练,大量使用现代步兵武器,这么穿只是彰显传统。
没有光荣历史又胡乱复古,就是东施效颦了。这方面,典型的比如一些前殖民地国家。像拉丁美洲一些国家的仪仗队,大多有类似老欧洲的传统军服。虽然基本没什么军史传承,但勉强还能算是继承了宗主国的一部分文化传统。至于菲律宾等国家也保留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军服,就显得十分令人费解了,尤其是东南亚人种搭配欧洲式样的军服,颇为不伦不类。至于智利这样的国家包括仪仗队在内,大量保留纳粹德军军服元素,更是显得十分怪异而滑稽。
最后殖民菲律宾的是美国,但美国人在军服上的务实精神似乎没传递到菲律宾人身上。美国人至今最传统的军服保留大概就是在西点军校了,但那也是美国人历史上实打实采用过的,不会因宗主国英国用过就一概照抄——当然相关元素也不是没有,比如熊皮帽子在美军少数仪仗兵头上也有,美国的四星上将也会在现代军服上挂独立战争时期的军衔,但绝非主流。
反观韩国,在对待历史问题上的态度众所周知,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韩军中。比如韩国海军舰艇命名,大量采用高句丽等时期的历史人物,例如渤海国的大祚荣等。然而从历史角度说,高句丽和高丽虽只差一字,但完全不是一回事,也没有传承关系,更甭提更早的渤海国了。
韩国这种“强行认爹”的行径数不胜数。类似情形土耳其也很擅长。2015年,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总统府迎接到访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时,刻意安排16人打扮成不同样式的古代战士列队站在楼梯上。这16人按土媒解释是代表该国历史上16个帝国。这16个帝国其实大多和土耳其毫无关联,埃尔多安纯粹强行加戏。
有人会争辩,韩军仪仗队也许确实复原了历史上的形象,这倒也没啥好复古的,因为有附着在复古军服上的光荣历史,才有复原的理由。这方面最典型的是俄罗斯人。再过几天就是俄罗斯的胜利日,红场阅兵按惯例又将出现T-34坦克和身穿冬季棉服手持莫辛纳甘步枪和波波莎冲锋枪的红军方队。没人会说这是COSPLAY,因为苏联红军是实打实从莫斯科一路反推到了柏林,其光辉战绩值得拿出来回味。至于身穿今天这身古代军服的韩国军队的历史战绩嘛……
蒙古国仪仗队也像韩军一样搞复古用力过猛。虽然看似蒙古在成吉思汗率领下”祖上“确实”阔过“,但这支仪仗队身穿如同港版《射雕英雄传》戏服一般滑稽的军服,形象和训练也不太上心,还踢着俄式正步,曾经把俄罗斯人祖先打得灰头土脸的成吉思汗泉下有知,恐怕要气得活过来——虽然按照历史来说,“黄金家族”的后裔无疑是在我国内蒙古,和蒙古毫无关联。
这种强行复古,按现下提法,叫严重缺乏“文化自信”。
(乐行)
编辑: 陈月飞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