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上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传的沸沸扬扬的小米即将上市的消息...
据知情人士爆料,小米科技公司(下称小米)首次公开募股(IPO)时间已经确定为今年年底,或选择香港上市,而创始人雷军于2017年11月与投行接触并提出了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估值的目标。
作价2000亿美金!
200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截至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互联网科技领域的中概股市值情况显示,腾讯控股市值31955亿元(4900多亿美元),阿里巴巴市值28491亿元(4378亿美元),百度市值5269亿元(809亿美元),京东市值3813亿元(586亿美元)。
换言之,2000亿美元估值的小米,相当于2/5的腾讯,1/2的阿里,2.5个百度以及3.5个京东。
小米靠什么支撑2000亿美元的估值?
数据显示,前三个季度里腾讯和阿里营收分别为1713.68亿美元、1438.85亿美元。与小米2017年营收破千亿对比,2000亿美元的估值尚可成立。但以小米2017年净利润10亿美元估算,仅为腾讯、阿里的1/9、1/7,显然,这难以支撑2000亿美元的说法。
再与苹果公司对比,2017年前三季度苹果营收为1766.55亿美元,净利润376.37亿美元,市值突破9000亿美元,以平均数计算,小米营收约为苹果的1/16,净利润为1/50,但市值接近苹果的1/5。
盈利不高,这一直是主打“高性价比”的小米的痛点。调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报告称,2017年第三季度苹果公司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利润的60%,三星达26%,国产品牌方面,按每部手机利润计算,华为、OPPO和vivo分别为15、14和13美元。而小米公司的每部手机利润微薄至只有2美元。
但雷军多次强调,小米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手机公司,还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公司,也是一个新零售公司。早在2014年,小米入股美的的公告,揭开了小米业绩的一角。公告显示,小米子公司小米科技2013年的营收为265.83亿元,净利润约为3.47亿元,负债率高达93.88%,而当年完成第五轮融资的小米,估值为450亿美元。
雷军曾解释,小米有多笔规模较大的投资,如迅雷、爱奇艺、金山云等,总计十几亿美元。大笔投资的背后,小米也给自己设立了“安全线”,如当时金山有12亿美元左右的现金流,整个小米体系几家公司的现金储备都很充沛。
此后,小米加快了生态圈的布局。2017年11月28日,雷军宣布,小米IOT(物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智能硬件IOT平台。一个月后的12月29日,小米生态链旗下智能家居品牌米家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小米生态链2017年销售额突破200亿人民币,相较2016年销售额完成了100%的增长
据南方日报报道称,尽管小米2017年营收有望破千亿,但收入依然是靠手机业务拉动,由此看来,小米首先还是一家手机企业;小米虽然宣称2017年生态链业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翻番,但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例并无多大改变。
市盈率或百倍 远超传统经济股
按照其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市传估值计算,小米今年的市盈率或将高达50至100倍,高于苹果公司、阿里及腾讯等新经济同业。
香港经济日报制作了对照表,称小米若与长和及恒地等的市盈率相比,高估值更为明显(详见表)
有投行股本融资部董事称,小米若以50倍市盈率水平上市,对内地及本地投资资来说,其估值不算过于昂贵。至于国际投资者或习惯于苹果公司只有约15倍的市盈率,可能觉得小米的估值过高。
小米上市后 雷军或问鼎首富?
在上市之前,雷军持股比例外界难以准确获知,小米官方没有公布公司架构的消息。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其包含复杂的离岸公司和中国国内子公司群组成的网络,其中,雷军在小米科技持股77.8%。
据报道,如果小米的多轮融资都是通过小米科技这一公司进行,雷军还能占到接近78%的股权可能性极低。
截至去年,中国首富是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身家为485亿美元,考虑到腾讯股票继续上涨,如果小米于年底上市,雷军持股比例超过40%,就有望冲刺中国首富。
小米不但有望成为2018年度全球“规模最大的科技企业IPO”,还将掀起一波“造富”狂潮。据小米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小米内部已经有人开始以950亿美元的估值回购员工手中的股票期权,哪怕手中只有几千期权就已经价值超百万元。
编辑: 魏艺贤
{{ article.sysDisTopic }} {{ article.title }}
{{article.sysDisTopic}} {{article.title}}